六十年代养小崽(17)

A+A-

    第一百一十七章

    柳宵让红米帮忙想想后世自行车的相关技术。

    宋红米还真记得两样,“我记得有变速车还有山地车,但都不怎么实用啊,至少现在是。”

    不是这两样不好,是这个时代,二八杠有其独特的作用。

    不但可以驮人还能做运输工具,驮个一两百斤一点不是问题。

    柳宵也明白,“是有点超前。那女士昆车呢,不带大梁的,轮胎一号,加粗加大摩擦。”

    宋红米想想,“这个应该可以,飞鸽一直生产女士车的。”

    “那好,我把图纸弄出来,最好做出一件成品,到时候就可以找领导了。”柳宵有些待不住了。

    宋红米赶人,“你去吧,鱼收拾的差不多了。”

    柳宵也不跟红米可是,又狠狠的亲了口跑去西屋了。

    吃晚饭的时候,柳宵就有了初稿。

    宋红米特意提醒,“过后一定要烧了。”

    这图纸画的跟打印似的,太好太规矩了,不应该是他这个野路子弄出来的。

    柳宵点头,“其实我一直有铺垫,在县里就和一些师傅学看图纸画图纸,在这边也展示过,但你得对,这个太好了。”

    “好了,人是铁饭是钢,现在把那个图纸放一边,咱们吃饭。”宋红米支使他放桌子拿碗筷。

    之后还得喂孩子,柳宵更顾不上他那个图纸了。

    不过晚饭后,柳宵帮着把孩子哄睡。

    宋红米就知道他要熬夜了。

    给他冲了一碗麦乳精,“别太晚了,咱们时间还充裕着呢。”

    柳宵笑的道,“就是好久没有这么冲动了。”

    “那我就等你的自行车啦。”宋红米抱着他,给他支持。

    “可能要很久,很多零件我都得自己改,看看能不能找人帮忙吧。”柳宵也头疼。

    图纸出来了,但是距离实物的距离还是太远了。

    “也是啊,全部靠工打造太难了。”要是她,估计就放弃了。

    “你我去求人帮忙怎么样?只要让我用床,这些零件就不是难事了。”柳宵摸着下巴,越发觉得可行。

    宋红米问道,“你认识床厂领导?”

    “不认识,但是那些领导也是一个圈子的,要是有人愿意帮我句话就好了,我们领导肯定不行,显得我有些不务正业,有了!”柳宵心里有目标了。

    “谁啊?”宋红米有些好奇。

    “那位给我收音票的军区领导,他很赏识我,我可以去问问,不行的话,我准备去找政府大院那位大秘。”

    “老公,如果自行车造出来,比预想得还要好,那你怎么动领导把你调入自行车厂的领导岗呢?”这事可不简单。

    “京城没有自行车大厂,难道领导不想么。”柳宵很有信心。

    宋红米想想也是,现在虽然还不是经济挂帅,领导也希望就业岗位再多一些。

    “不许超过十一点啊。”宋红米开始打哈欠了,不能再陪他了,“记得把麦乳精喝了,别凉了。”

    也许她也该把学习计划提前了。

    之前她想的是等孩子们三岁之后给送到学前班再的。

    那时候她时间充足。

    可是现在她其实也有不少闲暇时间,两个家伙可以互相玩,有时候真用不着她。

    而且她也有目标了,就是那位苏老太太。

    她也不觉得苏老太太会是“扫地僧”,但是学些基础完全可以的。

    以后想继续深造,再找其他人就是了。

    她可以请苏老太太来家里,这样子她还能看孩子。

    不过之前她要存些布。

    夫妻俩都有了各自的目标,但这不影响她们互相讨论,互相给意见。

    宋红米这边很顺利,花了半个月买了不少布,又买了几个颜色的线。

    剪刀家里有,木尺子是柳宵给做的。

    工具准备停当。

    之后就是和苏老太太去谈学艺的事情。

    一家子都是“从商”的,对于她拿学费学裁缝,人家一点不抵触,还人家只负责交不负责找工作。

    学费是一个月五块钱和五斤粮票。

    宋红米不是觉得学费贵,而是把家里情况了,她没法子全天一心一意学艺的。

    最后定下来,每天学半天,由苏老太太上门。

    学费也改成每个月三块和三斤粮票。

    再柳宵这边,找了一大圈人,终于搭上了床厂的路子。

    可困难还有很多,比如他要造的自行车和如今款式改变很大,很多零件都得自己来。

    他也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可是械零件他能自己做,那么外胶带呢?

    总不能也自己做吧。

    是可以找胶皮厂,可自行车外带可不是随便做的,还要弄模具,很麻烦的。

    计划没有变化快,最后柳宵不得不改变图纸,他决定在最新款飞鸽自行车上做改造。

    那第一个难题就是去搞一张飞鸽自行车票。

    最终花了三十块钱,在黑市才把票弄到。

    跑了半个京城才把自行车买到。

    宋红米就是买来当天骑了一圈,之后就再也没见到了。

    他直接弄床厂去了。

    之后一段时间他都在改零件,没什么好的。

    倒是她自己这头,有些困难。

    苏老太太认为她太笨,也许不太适合学裁缝。

    换言之,教了她一个多月,苏老太太认为她朽木不可雕,有点要撂挑子的想法。

    她必须不能承认啊。

    主要是她没入门。

    再加上练习的少,主要是她一铺开布,俩崽就爬过来抓。

    她只能挑她们睡觉的时候练几。

    她不是天赋型选,再加上练习少,没进步不是必然的么。

    后来苏老太太她拿那么多学费烧的慌,准备隔三天过来一次,让她有很多的练习时间。

    学费两个月给那些就好了。

    当天晚上宋红米和柳宵和谐完,两人搂着话,“我觉得苏老太太已经放弃我了。真没想到,裁缝居然比考大学还难。”

    柳宵安慰道,“就是你还没掌握关键呢,别灰心,慢慢来,我觉得你缝针已经快要赶上我了。”

    宋红米暼他,这话怎么听的那么别扭呢。

    “我也没想一天成神,我准备用一年多打基础,等孩子去了学前班,我再深入学习。”反正离七七年还有八年呢,她不着急。“不我了,你那自行车造的如何了?”

    “拆碎乎了,我改了承重车梁,还在做,其实之前我已经弄出来一,有点丑,就又改了。”柳宵吐口气。

    宋红米很是了解他,“是不是脑子里还是之前那个本,所以看如今改造这个,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柳宵摸了摸鼻尖,“嗯。”

    还真的是这样。

    “你不是要找领导么,不妨把那张最初的图纸也带过去。到时候重点推销的是那个就好了。”这有什么难得呢。

    柳宵摸着她的头发,“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才要重新做弯梁,这是女士自行车最大的亮点。”

    “祝你马到成功!”宋红米拍拍他的胸膛。

    柳宵一个翻身将她压下,“我想要的有点多。”

    宋红米双腿盘上细腰,笑盈盈的回应,“任君采撷。”

    战况再启。

    柳宵这辆改造车夏末她才再次见到。

    又骑了一圈,和新车感觉差不多。

    上车方便了,没有横粱,其他的改变并不大。

    这辆自行车仍然没在家放多久,又被骑走了。

    之后柳宵就更加忙碌了。

    不过他再忙,也没忘关心家人。

    俩崽会走了,会自己下炕了,她也不担心她们会摔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又到了年底。

    宋红米好长时间没问他自行车的事儿,以为没戏了呢。

    就不想提起他的伤心事儿。

    毕竟折腾了那么长时间,结果没成。

    不想当天柳宵下班就和她,“我年后要调走了,去城郊一家床厂当厂长,那家厂子地方偏僻,是家作坊,工人只有二十几个,床老旧,生产能力低,就是靠政府养着,工人都在吃大锅饭,领导问我敢不敢接,当时太突然了,我没时间和你商量”

    他伸出,“虽然我知道你会支持我的。”

    宋红米自然是不反对,“你不是要去自行车厂么?怎么”

    柳宵也不确定,“我也不知道领导的想法,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考验,我只有将这个床厂盘活了,他才愿意调我去自行车厂,还是他到时候会允许厂子改行。”

    “不管怎么,领导都有栽培你的意思,那咱们是不是又要搬家?”宋红米想到搬家就脑壳疼。

    “暂时不搬,我要去那边看看情况,那边几乎挨着农村,我看看能不能租个单门独户的房子。”柳宵到这有些为难,“就是咱们搬走了你怎么办,你不是还在学裁缝么。”

    宋红米倒是看的开,“我就是在学基础,已经学的七七八八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练习了,再哪没有老裁缝,再找个不就行了。”

    她倒是对单门独院更喜欢。

    虽然现在两家“舍友”都不错,但也不够自由。

    吃点好的还得计划着来,不敢连续吃,就这还经常被姜大娘追问。

    她想要个能够自由吃肉的地方。

    作者有话要: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