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工程
王国栋听郭绒花校长要见他, 顿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难道那些怪话儿都传到了校长耳朵里?
再校长这么闲得慌?为了那么几句流言就找自己谈话?不至于的吧?
“我也不知道校长找你干嘛, 今天系主任告诉我的,让我下午带你去校长办公室。”郭绒花吃着饭还不忘记安慰他:“应该没啥不好的事儿,主任笑得可甜了。”
听她这形容王国栋忍不住失笑, 揉了揉她的头:“多甜?有你甜不?”
“国栋哥!”郭绒花环顾四周,周围没人,就王贤敏靠在王国栋腿上瞪着眼睛看她吃饭:“孩子在呢!”
王国栋哈哈大笑, 一把抄起王贤敏放到自己肩上:“敏呀!你妈甜不甜?”
王贤敏冲着郭绒花笑得露出几颗米牙:“妈甜呢!”
郭绒花大囧,拿筷子挑了几根面条塞到闺女嘴里:“吃饭,你知道啥甜不甜的。”
王贤敏猝不及防被她妈给塞了一嘴面条,嚼吧嚼吧咽下去, 又冲她妈笑得开心:“糖甜!妈甜, 敏甜!”
郭绒花看着闺女可爱的模样,连连在她肥润润的脸上亲了好几下:“对,你是个甜宝宝。”
吃完饭王国栋把饭盒收到了自己随身带着的挎包里,郭绒花领着王国栋去校长办公室。
敲门进去,校长非常热情地把王国栋迎了进去,嘴里还不住口的夸赞他:“伙子仪表堂堂, 不错不错!”
他招呼着王国栋两口子坐下, 跟王国道:“前几年就在报纸上看过有关你在安平建礼堂的报道,真是让人感佩非常呐!洪灾后我还想着什么时候能和你见上一面认识认识才好, 没想到你竟然是咱们学生的家属,这可真是难得的缘分。”
王国栋不解, 这上来又是夸奖又是拉关系啥意思?
“校长,我就是一个粗人,有啥事您就直。”这老头机锋挺溜,有话直干脆点不好吗?
“哈哈哈,伙子性子直,那好,我就直了。”校长笑了笑坐到了他对面:“你也看到了,咱们学校是一所老学校了,这校舍还都是国民政府时期修建的,前几年结束高考招生后,干脆做了研究所的仓库。现在高考已经恢复,以后学生也会越来越多,省里给学校拨了款项,要扩建教学楼和校舍。”
校长叹了一口气儿接着道:“这可是个大工程呐,十年教育百年树人,国家要发展,就需要有源源不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参与其中。教育是立国之本,省领导非常重视,把隔壁研究所的地都划了一块儿给学校。”
“这次扩建重修的工程委实不,校区的规划设计图也早已做好。现在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就缺个能统领工程建设的人,王国栋,我看好你,你愿意来领这个差事吗?”
“校长您怎么会想到我呢?咱省城那么大,难道还找不到个能修建学校的人?”王国栋纳闷。
“呵呵,呵呵呵。”校长干笑了两声道:“怎么就不能看好你了?你经验丰富嘛!安平县两百多座礼堂经历了大洪水还安然无恙,难道不能明你的水平吗?别的人我都信不过!”
王国栋心下狐疑,不过不管这校长是为了啥才找到他的,接不接得看看这事是不是有利可图。
王国栋详细询问了一番情况,学校已经请专业人士做过勘测规划,设计图也早已做好,只需要按设计图施工就行。
看起来还不错,王国栋迟疑了一下问道:“那这建材和工人呢?学校有没有什么安排?”
校长笑眯眯地对他道:“各样材料都由你负责采买,学校负责去结账,工人也都要你自己找,工钱学校出,你看怎么样?”
怎么样?好得不能再好了!
这么好的事儿为什么会找到自己头上呢?王国栋纳闷,不管是采买材料也好,还是招纳工人也罢,都是有利可图的事儿,随随便便都能从中大捞一笔,学校为什么会把这儿好事儿给自己?
无论王国栋怎么试探,校长只一口咬定是因为他信任王国栋的能力,有两百多座礼堂做证明,王国栋在这方面的才华是不容质疑的。
面对王国栋的试探,校长心里苦呀!自扩建学校的通知一下来,前前前后已经有十几拨儿人来找过他表示要承接这项工程了。
甚至还有跑到他家里和副校长家里去情请托的。
这些人的操作让还没从文|革的氛围中完全摆脱出来的学校各个头头脑脑很苦恼。
校领导们坐在一起开了几次会议都难以决断,其余关系远些的杂鱼都可以置之不理,唯有两方人马让校方头痛,一方是市政府的关系,一方是教育局的关系。
这两方势均力敌,把工程交给任何一方,势必会引来另一方的不满,偏这两方无论是谁,校方都得罪不起的。
众校领导坐在一块儿挠头,把本就不多的头发拔的更是稀疏,依然没能想到一个妥当的办法。
还是郭绒花的系主任想起来好像听哪个老师过一嘴,在安平县建了两百多座礼堂的王国栋媳妇在他们学校读书。
这老头灵机一动,提出了王国栋这么个人来,无论名声还是经验,这两方人马都无法和王国栋相提并论,把工程交给王国栋,保准这两方谁也不出个不是来。
就这样,王国栋进入了校领导的视线。
王国栋仔细研究了设计图,问清了工程预算,借了校长的纸笔反复盘算了几回,认为这个工程非常有利可图,于是痛快地接受了校长的招揽。
校长闻言大喜,摸着自己没剩几根的头发暗暗庆幸,不用再挠头了,剩下的几根头发终于能保住了。
王国栋是个爽快人,既然接了这个活,那就不拖拉,很快就和校方签好了合同,背着闺女就要先回家。
临行前他搂住郭绒花安慰她:“你这几天先住学校,我回去拉了人手就来。”
辞别了依依不舍的郭绒花,王国栋回到安平县开始招兵买马,一听可以跟着去省城建学校挣钱,一众乡下汉子立时跃跃欲试。
这个年代农村人出门要介绍信,没有正规理由,这介绍信是很难拿到手,他们最多也就是去隔壁县里,去过市里的都寥寥无几,更别省里了,各个都想跟着去开眼界。
何况还有钱拿,据工钱很不错,肯定是比去上工挣工分强得多,一个个更是激动非常,既能出门长见识,还能顺带着挣钱,这好事去哪找?
王国栋挑选了一百多人跟他去,大部分都是他建礼堂时建筑队里的老相识了。
临出发前他把这些人聚在一起给他们讲规矩:“咱们这么多人去省城,出门在外,大家代表了安平的脸面,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所以我制定了些规矩请大家一定要遵守。”
“要是嫌这规矩管得多不想守的,早点告诉我,我也好找人替你。现在不,我认为你就是默认了这些规矩,如果到了省城不遵守,那么我肯定会把你退回来,走到这一步就太难看了是不是?”
底下一众人应诺,王国栋接着:“我的规矩也不多,第一就是干活要听指挥,就跟咱以前建礼堂一样,安排你干啥活,该怎么干,都要一丝不苟地执行,有问题可以提,但是不许自己私自胡干乱干。”
“第二就是不许喝酒赌博,赌博就不了,官府管得严,喝酒容易出事,工地上本就危险,为了咱们的命着想,在工地上不允许喝酒。”
“第三就是不得寻衅滋事,架斗殴,大家都能接受吗?”
众人纷纷应诺:“能接受!”
为此王国栋特意去县里找了正领导,正领导对此事非常赞同。
他是军队出身,办事讲究个效率。最不喜公社生产队无时无刻不把社员捆在田地里磨洋工,一点儿效益没创造外,竟徒耗了社员们的时间,有这个功夫编筐编草鞋搓麻绳,干点啥不好?
少了这一百多号人并不会给公社里的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妨害,却能解放一部分闲置的劳动力去挣钱,这么好的事儿,他恨不得多来几件才好。
于是极爽快地给王国栋开具了介绍信,还帮助他跟车站了招呼准备了车票。
王国栋领着这一百多号人到了省城,立刻就投入到了繁忙的劳动中,他把联系建材的事儿安排给了弟弟国梁。
王国梁也没辜负他的托付,不过七八天的功夫,就把省城一众能提供各项建材的单位连价格带质量给探了个一清二楚。
王国栋根据他提供的资料,带着学校财务上的人直接去和人家单位接洽。
为什么非要带学校的人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向学校表明他并没有暗收别的回扣。
以王国栋的预计,这项工程将长达两年之久,他心中暗喜,自己倒是能在绒花学习期间一直陪着她了。
一年多的时间转瞬即逝,学校的改扩建工程进行的非常顺利,已经差不多快要结束了,王国栋在附近也出了名,他这个名声来得好笑,都是他闺女王贤敏带给他的。
王国栋刚接手工程时,孩子才将将一岁半,断了奶后韩老太屡次让他把王贤敏送回去,她给看着,别郭绒花舍不得,王国栋自己都不肯干。
自这个宝贝闺女生下来,王国栋是把自己一腔的父爱倾注在了孩子身上,除了不能给孩子喂奶,其余什么事儿都是他一手包办的。
看着一个肉团,慢慢长大成一个玉雪可爱的闺女,心里的满足感与成就感那就别提了,他怎么舍得把孩子丢在老家几个月还不能见上一面呢?
所以哪怕学校的工程开始了,他也天天带着孩子,郭绒花学业繁忙,他每天都在担心她吃不好睡不好,又怎么肯把孩子推给她?
王贤敏就天天被他背在背上,抱在怀里,不管干啥都带着,这也成了校园一景,总有附近的妇女或学校的女学生对着他指指点点。
不是这年代的人大惊怪,实在是这年代肯带孩子的男人真真正正是堪比凤毛麟角。
男女都有工作的双职工家庭,孩子三五个月就能送到单位里的托儿所或者育红院去,有阿姨专门照顾,就是要花费一点儿托管费而已。
要是单职工家庭那就更简单了,女方要包办全部的家务不还要带好孩子,男人那是一点儿手都不带沾的,顶多休息日一家人一起出门时捎带手的抱一下。
像王国栋这样天天把个孩子放在身上一背几年的,可不是跟个奇葩一样么?
就在工程快完结的时候,一直在安平老老实实呆着的褚天逸背着臭妞妞摸到工地上来找他了。
看着半夜三更摸到工地上来的褚天逸,王国栋大吃一惊:“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作者有话要:
感谢投出[地雷]的天使:鱼白白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这个那个,75章有个短的番外,车牌号作者专栏可见,想看的天使们可以移步作者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