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事

A+A-

    连枝倏一地下瞪大了眼,惊道:“他,当真要让您给他”

    连枝到底也是个姑娘家,话到一半,便也跟着红了脸。

    姒璃歌点了点头。

    连枝有些懵,不由问道:“淳于陛下是不是和您开玩笑,吓唬您?”

    不久之前,她家公主和淳于郢还在鸣鹿城兵戎相见,这一转眼,两人就要生儿育女了?“您不是,您嫁给他,是为了”

    连枝话还没完,突然就噤了声。

    是啊,姒璃歌是曾过,她与淳于郢的这门亲事,更多的,是为了鸣鹿,不得不与他虚于委蛇。

    但是,一旦她家公主能替淳于郢生下来一儿半女,在淳于郢没有立后的情况下,她家公主生的,便占了这嫡长的位置,若是生下的是男丁,到时候,便是这山邺的储君。

    一旦她家公主生的儿子继承了这山邺国君之位,那么,鸣鹿的威胁,岂不就迎刃而解了?

    届时,鸣鹿城了山邺的外家,作为外孙,总不好对自己的外祖,对自己的舅舅动刀动枪吧?

    “所以,您同意了?”连枝拉着姒璃歌的,问道。

    姒璃歌两眼只盯着自己中的水,没有出声。

    她虽没有回答连枝,但是心中却有声音在回答她自己,她知道,倘若当淳于郢将他方才所言付诸于行动之时,她,多半是不会反对的。

    毕竟,淳于郢目前所画给她的大饼,对她来,吸引力是致命的。

    一旦假戏真做,不定离她左右淳于郢的把握更大了些。

    正如连枝所想的那样,倘若淳于郢一直不立后,不纳妃,这后宫她一支独大

    当初,严辅之给她的建议,不正是如此么?

    可是,这心扑通扑通,跳得慌乱是怎么回来?姒璃歌将按了按胸口,脸越发的红了。

    相比起璃宫内,姒璃歌与连枝的慌乱和不安。

    淳于郢的心情却极是畅快。

    他回到自己宫中,脚步都比寻常要轻快许多。畅快得,都快要哼出曲来了。

    “陛下!”黄门侍官看着淳于郢的神色,声地道:“您当真准备让璃夫人延绵子嗣?”

    淳于郢闻言,身子微微一顿,侧过头来,反问道:“怎么,你不同意?”

    黄门侍官连忙笑道:“陛下明鉴,人岂敢!”

    看着淳于郢心情好,并没有发怒,他的胆子便又大了几分,朝着淳于郢道:“早前您要立璃夫人为后,朝中那些老臣一个个反对的那么凶,如今他们能同意?”

    淳于吁伸拍了一下黄门侍官的脑袋。“你是不是傻?”

    黄门侍官脖子一缩,道:“人愚钝!”

    淳于郢一个眼神睨了过去,道:“孤立后要经过少府,经过宗正,可是孤与夫人的闺房秘事,难不成也敲锣打鼓的通知他们?”

    “那倒不用!”黄门侍官道:“可是,陛下临幸后宫,这宫里头都是要记录在册的,以便宗府查证!”

    否则,到时候即便姒璃歌诞下子嗣,那些老臣联合宗府,一句血脉不清,便能要了姒璃歌和那孩子的命!

    淳于郢又扫了他一眼,语气凉薄地道:“这就看你的本事了!”

    黄门侍官一怔。正待发问,却见淳于郢头也不回地走了,只凉凉地留下一句,道:“你若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你这贴身侍官的位置,便也到头了,尽早退位让贤罢!”

    黄门侍官一听,顿时打了个哆嗦,一张脸,苦成了一团。

    执笔的黄门得了这样的消息,跟着他一起苦了脸。“长秋大人,您看这事咱们记还是不是?”

    “废话,如何能不记?”黄门侍官没好气地道:“且先如实记下,记得保管好了,莫要让人知道便是!”

    若是不记,到时候被那些人以此为借口,岂不是给陛下添乱?

    执笔的黄门甚是灵,经他这么一提醒,顿时恍然。忙不迭地跑去与两位嬷嬷通气了。

    许嬷嬷和喜嬷嬷乍然听得这消息,顿时又惊又喜。

    不必黄门多,两人便各自分工,一一安排,喜嬷嬷更是搬出了那老黄历,一个日子一个日子的挑。

    “我瞧这三日后的日子不错,百事顺遂。”喜嬷嬷道。

    百事顺遂,许嬷嬷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这圆房乃是大事,这房间要重新布置起来!”许嬷嬷道:“你看这房间布置在哪里妥当些?”

    按规矩,只有王后侍寝,是可以留在息怕凤阙宫。其余的妃嫔美人,都是要被剥光洗净,抬去陛下宫中的。

    这便有些麻烦了,姒璃歌一不是王后,却也不是妃嫔美人。哪一条都不符合。

    执笔黄门适时地插了一句,道:“陛下了,这事,先瞒着,不得让外人知道!”

    喜嬷嬷一听,眉眼顿时扬了起来,道:“好,老奴省得了。”

    她家陛下就是聪明。

    那些个老不修的,能反对陛下立后,能反对姒璃歌诞下王嗣,但是这怀都怀上了,他们还敢给端落胎的汤药不成?

    且放眼这邺王宫,最能拦住那些是是非非,护姒璃歌周全的,自然是淳于郢的寝宫更安全些。

    比如,像太妃娘娘那样的人,惯会仗着自己年长,很容易大摇大扫地闯进璃宫来。但是陛下的寝宫,便是借她十个胆子,她也未必敢进。

    “龙凤烛,龙凤被,还有那百子千孙图”喜嬷嬷一样一样的开始点东西。

    许嬷嬷连连应道:“有的,有的,都有的,原来洞房花烛夜那一套东西,我都给收拾起来了,就等着这好日子呢!”

    两位嬷嬷素来是个行动派,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将这些东西从库房搬出来,直接搬去了淳于郢的寝宫中。

    她们去的时候,淳于郢在书房,他素来放心两位嬷嬷,听是过来布置房间,便也没有多问,由着她们去了。

    待得他发现的时候,他的寝宫已然成了一个到处通红的地方。

    “这是”淳于郢有些傻眼。

    “老奴看了日子,三日后是黄道吉日。”喜嬷嬷一脸的正气凛然,道:“圆房是大事,这些该有的规矩,必须得有!”

    淳于郢只觉得眼前一黑,难不成他要在这红彤彤的房间里睡上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