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事

A+A-

    沈老夫人一再挽留原景义和翠玉留下一起用晚膳。原景义看翠玉不大自在的样子, 推两人今天跟崔丞相约好了, 只能下次再来。

    沈老夫人虽然不大甘心,但一听对方是崔丞相, 马上痛快放行,还一直嘱咐翠玉要懂事守礼。翠玉陪着笑听沈老夫人在那儿夸夸而谈,等到终于从沈府逃出来时,忍不住松了口气。

    “这么不喜欢?”原景义笑问道。

    “虚情假意的,看着累人。”翠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

    “是啊, 明明知道对方对你没有好心思,却还要守礼赔笑,真是比谈生意要累多了。”原景义感叹道。

    “咱们现在去哪儿,真的去崔府吗?”

    “你想去崔府?”原景义笑问道。

    “不是原大哥的么。”翠玉声嘟囔着。她连原景义生母都见过了,还怕见崔府的人不成?!

    “崔府下次再去,今天先陪我咱们两个人吃顿饭怎么样?”

    “都听原大哥的。”

    原景义带着翠玉到了金陵最贵的酒楼,招牌菜色各上了一份。二看两人面生却出手阔绰,以为是新来金陵的富商, 使劲儿的巴结着。

    原景义顺势问了二一些金陵商场上的事情。这种地方的二也都是有分寸的,捡着能的跟原景义了几件,虽然不是什么难听的,但起来比较有意思,听得翠玉笑声连连,之前在沈家的那点不痛快都被抛到了脑后。

    上菜后二有眼色的退了下去,美滋滋的捏着原景义给的赏钱,可够他好几个月的月钱了。

    “尝尝这家的菜合不合你的胃口。”原景义将菜夹到翠玉的碗里问道。

    翠玉冲他笑了笑, 吃下后连声赞叹。

    “果然贵也是有贵的道理的。”翠玉想起刚才看到菜单上令人咋舌的金额感叹道。

    “金陵的物价确实要比滇南高上一些。”

    “何止是高上一些啊,好多东西简直都要翻倍了。”翠玉前世被关在沈府里不能出门,只有需要去赌石的时候才会被一群人带着出府。出了沈府也是在宅子和赌石场口之间往返,没有一点自由。所以只见识到了沈府人的贪得无厌,没有机会见识金陵的超高物价。

    “不过好在跟物价比起来,翡翠的价格涨的更多。”翠玉道。

    金陵的物价如果是滇南的一倍的话,那同样的翡翠在金陵卖出的价格就要是滇南的三四倍。滇南出产翡翠,经营翡翠的铺子多如牛毛。翡翠从滇南运到金陵的成本和路费就不是一笔数目,再加上铺子的租金雇人的成本全都落在商品上,翡翠的价格也当然跟着越长越高。

    “你算哪天开铺子?”原景义问道。

    “我找人算过了八天后是个好日子。”

    “是不错。”原景义点点头。

    “这几天我算去其他的铺子还有赌石场口都拜访一二,然后放出那对玻璃种帝王绿手镯的消息,绝对让铺子第一天就热闹的不得了。”提起生意翠玉话就多了起来。有原景义和崔家做靠山,金陵的翠玉阁也不怕人闹事。原景义帮她把街上的官差之类的都点好了,翠玉只要自己跟旁边的商家们维护好关系就够了。

    余下的几天,翠玉先是去了几个赌石场口,露了几手就让场口掌柜们心服口服。

    金陵的赌石铺子都是给达官贵人们过瘾用的,很少有人靠赌石倒卖解出来的毛料发财。金陵的玉石铺子也大多从滇南进料,偶尔金陵的赌石铺子有人卖品质特别优秀的毛料,就像翠玉前世那样,但毕竟是少数,大量的货源还是要依靠滇南。

    开业那天,原景义派来了五十多个侍卫隔开人群。店铺的门口,姜成郑重的托着锦盒,里面放的是帝王绿手镯。

    得益于翠玉提前放出的消息,那对镯子才一开门就被人买了去,据是李家人买来孝敬宫里面的皇后娘娘。翠玉听别人听来的是李家人,赶紧又把价格涨了几成告诉姜成,让他报给李家人。

    李家人倒是也痛快,几百万两的银票拍下拿着手镯就走。

    翠玉站在屏风后冷笑,李家人做的都是伤人性命夺人钱财的买卖,也难怪大方。

    得了这么个开门红,翠玉阁第一天就卖出去不少东西。翠玉从滇南带来的都是价格不菲的高档翡翠,有不少少见的料子,不少因为想看帝王绿的人来了后随便一逛就看上了别的。别铺子里的成品,这一天下来连毛料都定出去不少。冯起的雕工和自己设计的图案更是得到不少顾客的亲点。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铺子里的二每人发一两银子二斤肉一袋米,雕刻师傅们每人发二两银子三斤肉一袋米。东家叫了旁边酒楼的饭菜一会就送过来了,大家加紧把铺子收拾好了,咱们一块吃完东西回家睡个好觉。”

    不少人本来经过这一天累的话都不想了,一听到姜成宣布的翠玉给的奖励马上又精神了起来。连声着东家大方,比金陵的东家们还要强。

    翠玉在后院算账算的手都酸了,最后把账本一扔决定先去吃饭。

    本来翠玉还担心第一天生意这么好后续会跟不上的,事实证明这么想翠玉可是瞧了金陵达官贵人们的消费水平。后面几天翠玉阁的生意依旧不错,要不是提前让滇南那边又送来一批货品,现在翠玉阁怕是要没成亲可买了。

    “翡色怎么样了?”翠玉问一旁刚和姜成核对外货品的梁海中道。

    梁海中抹了把汗,嘴里乐的都要咧到耳根地下了。

    “好多了,也不吐了,娘在照顾她。”

    本来翡色也想跟着翠玉来金陵的,没想到正好有了身孕,只得留在滇南待产。梁海中的镖局如今经营的也是有声有色,现在恰逢翡色有孕,如果不是翠玉要的货品他都不会亲自来送。

    “你哪天回去?我准备了不少补品,回去你帮我带给翡色。”

    “那我就谢谢东家了。”

    “行了,快带你的兄弟们都下去歇歇吧。”翠玉看他那副一直傻笑的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

    翠玉看着铺子里的人都忙着,想了想去了原景义的府里。

    原景义正好外出,翠玉本来想回铺子,结果被砚台拦了下来带进了花厅。

    “沈老板您在这儿等会,老爷马上就回来了。”原景义现在从原府里分了出来自己立了府,宅子不大,不过修的很规整。

    翠玉坐在厅里喝着茶等着原景义,有些无聊的看着厅里的椅子装饰。一会儿有个年纪不的嬷嬷端着点心进了正厅,翠玉一看对方的年纪,赶紧起身迎了过去接过了点心。

    那位嬷嬷看着翠玉点头直笑,笑得她有些摸不到头脑。

    “阿玉你来了。”原景义接到砚台的消息赶了回来。“嬷嬷,您怎么也在?”

    原景义看到厅里的王嬷嬷先是吃了一惊,然后想到砚台肯定是听了嬷嬷的话才将翠玉留了下来,肯定是嬷嬷想要看看阿玉。

    王嬷嬷是先太子的奶娘,先太子长大后将王嬷嬷放出了宫荣养,先太子跟李氏相遇后将王嬷嬷接到别院请她代为照顾李氏。

    后来的事情,就是先太子身故,崔诚煦带着李氏出了城,王嬷嬷找到了原夫人跟她讲明了事情的经过。原夫人顺势到城外别院里养胎,崔诚煦带着李氏前去投奔。两人生产后,王嬷嬷留在原府照顾先太子的儿子,崔诚煦则和李氏带着原夫人的女儿躲到了山上。

    王嬷嬷在宫里见多了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再加上付诸了满腔母爱的先太子被杀,王嬷嬷将全部心血又都投在原景义身上,将他养大,保护他在原府继夫人的迫害下长大。等到原景义长成一个能够自保的男子汉后,王嬷嬷的心愿又变成了看着原景义娶亲生子。眼看着他年纪越来越大,王嬷嬷急得天天审问砚台和算盘。直到三年前原景义从滇南回来,告诉她自己已经有了心上人,但对方正在守孝定不了亲。

    就这王嬷嬷还是天天担心,生怕这三年再出什么变故。等原景义这次回来亲事已经订好,才终于松了口气。今天又在府里见了翠玉,看她样貌出众,行事知礼有度,不死一般商户女带着几分市侩,更是满意的不得了。

    “我就是听有客人出来招待一下。”王嬷嬷笑道,眼睛还盯在翠玉身上,越来越满意。

    “行了,嬷嬷年纪大了,先回去了,你们慢慢聊啊。”

    原景义无奈的看着王嬷嬷的背影,觉得她今天步子都轻快了不少。

    “嬷嬷是先太子的奶娘,从抚养我长大的。”原景义对翠玉解释道。

    “也是我没提前一声突然就来了。”翠玉不好意思的道。

    “这府里你想来就来,本来也不用多什么。”原景义道。“我想着把我手里的几个铺子租出去,以后光收租金就好了。”

    “原大哥你不做茶业生意了?!”翠玉有些纳闷,原景义生意做的那么大,怎么突然就不想做了呢?!

    “我现在银子赚的也足够了。你不是以后想到处看看吗,我把铺子关了,每个月光是租金也够咱们的开销了。”原景义做生意本来就是为了去滇南找翠玉,帮她一把。如今人不仅找到了,还有了额外的收获,他对做生意也实在没兴趣,干脆过阵子就关了铺子。

    翠玉也准备过阵子就把铺子交给姜成理,其实原景义的铺子一直也是砚台也料理,不过原景义既然不想开了,那不开也就罢了。

    “这宅子你看着怎么样,要不再换个大一点的?!”

    翠玉害羞的笑了笑,“原大哥铺子都不开了,还怎么换大宅子?!”

    “放心吧,原大哥不开铺子了也能让你住大宅子。更何况咱们沈老板可是现在金陵最炙手可热的翠玉阁的东家,可不能委屈了。”

    原夫人的嫁妆原景义都还给了崔鸾飞。但是他前几年靠着重生的优势做了几桩生意,赚下的钱是一般人几辈子都花不完了,就算翠玉天天山珍海味绫罗绸缎的,也够他们两个过几百年的。

    翠玉本来算把滇南的翠玉阁留给嘉翰的,但嘉翰翠玉阁就是姐姐一手理成了如今的规模,再加上自己则不善于经营,于是坚决不收。最后嘉翰同意取滇南翠玉阁每年一半的盈利算是将沈父留下来的产业一分为二,剩下的一半还有金陵翠玉阁的收益都算在了翠玉名下。

    翠玉跟原景义不同,虽然现在手里的钱财也是几辈子都花不完的。但因为有前世的记忆在,翠玉总是少些安全感,一直赚钱反而能让她更加心安。更何况比起在府里无所事事,翠玉也喜欢做生意。现在两个铺子都有姜掌柜父子帮忙理,翠玉只管收账就可以。之前和原景义好了成亲后到处去看看,翠玉现在已经有些期待了。

    只要金陵的事情一了,她就可以完全舍弃前世的那些纠葛,真正的开始新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