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骄傲自满的代价“随国之败”(鲁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春秋第十九年)
两年后,桓公八年(公元前04年),楚国斗伯比两年前通过骄敌计策,让随国少师当政的预言实现了。但预言实现了,计划总不能没有下文了,于是斗伯比就向楚武王建议:
“可以了,大王,少师掌握政权,季梁失宠,随国国内有空子了,这是个难得的好会,时不再来,不可失,干随国吧!”
楚国再次出兵征伐随国。
出兵征伐,总是要有个借口的,你楚国再厉害,也不能打谁就打谁。
按照惯例:制造个国际事件吧!
于是楚国就在国内的沈鹿,现在的湖北钟祥东六十里地方召开一了个“地区性国际联盟会议”,会议主题是:研究本地区内国家之间的和平稳定发展方针。
被要求参加会议的诸侯,基本上都是现在湖北地区的那些国:邓国、绞国、罗国、贰国、申国、随国、黄国等等,一大群子的不能再的袖珍国家,都属于当时荆楚地区的诸侯。
别看这些国家,但也算是国际决议上的一票,他们可都是周王分封的诸侯国家,也是有自己历史的国家。
这次会议上,楚国就好像是一米八的大个子,周围都是一米二的学生,很是热闹。
不出所料,出事了,随国和黄国没来。
黄国没来,可能是因为去年九月份就开始下雪,气候不正常,导致来年出现气候原因的灾荒,黄国赈灾,没有条件参加会议。当然,也可能黄国大约在河南的潢川县附近,距离钟祥四百多公里,路途遥远的缘故,反正是黄国没来。
这次会议的目的不是针对黄国,但是没来,总是不给楚国面子的行为。楚武王就派大臣蘧章亲自前往黄国,去当面训斥黄国,黄国一番酒肉招待,搞个风景区考察,强调一下理由,做个深刻的检讨,也就过去了。
但是身边的随国不来,就不对了。
按照当时的国土来,随国也是仅次于楚国的,在众多弟盟国中的二哥。随国认为,我不论国土大,就是单讲血统,也很高贵无敌。再两年前,楚国和随国已经建立外交关系了,搞这样一个国际活动,怎么也得事先打个招呼吧,问题更大的是:现在随国由少师掌权,更是瞧不起楚国,如果换了季梁了算,估计怎么也会派个副部级干部应付一下,所以随国就没参加这次“非法集会。”
其实,楚国已经很明白随国肯定不会出席,要的就是这个借口。
会议顺利的开完了。
大会上,楚国针对随国的无理,利用随国缺席的情况,一通严厉的批评和指责加声讨,直接就将政治高度上升到了“反人类,反和平”的角度,表示要替天行道出兵征伐。
那些参会的国都傻眼了,谁也不敢多话,只能是一个劲地:讲和平,讲斡旋。你们这些国根本没有和楚国对抗的实力,所以你既然没有实力,还斡旋什么?都是扯淡。
有了这个政治上的铺垫,楚武王正式出兵,进军汉水和淮水之间,楚国和随国的战斗再次开始。
随国的季梁,一看麻烦了,就建议随国向楚国表示一下真诚的歉意,愿意拥护楚国的盟主地位,即便就是搪塞一下,也可以争取国际上的声援。如果楚国不同意,再打。也可以激发我们士兵的斗志,瓦解敌人的军心。其实这真是个很好的建议,就像是两年前斗伯比给楚王的建议一样优秀。
但是,随国少师一看季梁又要耍嘴皮子,火了。
上次,本来我少师就能击败楚军,叫你季梁一阵的忽悠,让大王也跟着放弃了那个好会。你看,最后楚国就是害怕我们,结盟撤退了。事实证明我是对的,没想到楚国痴人做梦,这次又来找死,一定要打垮楚军,省的以后受他的压迫,我少师绝对有这个能力,你季梁就休息一下吧。
随国国君也受够楚国的鸟气了。
既然少师这样有把握,就可以一战,军事上的事,还是多听专家的意见吧。少师一看国君同意战斗了,咧开大嘴,开始发表自己的军事理论才能:
“英明的大王,我认为楚国恃强凌弱,聚众斗殴,我们不能和楚国长期对战,因为国,必须要速战速决,如果失去这个会,我们恐怕对抗楚军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漂亮的理论。
但是,你随国有没有速战速决的军事力量,有没有郑国那样的重型兵车装甲军?再人家楚军,会不会给你造成这样的战?这些,少师都没有研究。
毕竟理论很美丽,现实却很骨感。
随国国君带领部队与楚军,在一个叫“速杞”的地方两军碰面对阵,你既然随国提出了速战速决的办法,但具体在对阵中怎样体现?至少我们没有看到少师的布置。你看看人间郑国在对抗周王对阵部队的军事会议上,怎么打,怎么布阵,怎么突击,怎样的节奏,这才是胜利的硬道理。这个经典战役就发生在两年前,估计少师也想模仿吧。
此时,季梁焦急了,再一次的提出的正确的建议:
“我的大王,三军总司令阁下!我季梁不但能耍嘴皮子,而且还懂军事,看看楚军的这个阵势,我估计根据楚国的以左为尊的习惯,在面前楚国布开两军的阵势中,楚王肯定在左军,千万不要和左军战斗,精锐一般都在大王身边,比如象我这个样子的人。
楚军右军肯定是没有良好将领带领,更何况是协助左军的偏师部队,集中全力,攻击偏师,必然得,敌人的偏军一败,主力部队就跟着溃败了,这就是打击敌人的弱点——”
“怎么样,大王,我的观点正确吧”季梁完一幅慷慨激昂的样子。
少师哈哈大笑——
“拉倒吧,梁三哥,你不懂军事,别瞎忽悠了,这里是战场,我们是堂堂周王室的随家军,地位远远高于楚国那些野蛮人,我们不去与楚王带领的主力部队作战,干那些投摸狗的行为,与我们的正义之师的名誉有损啊!要干,就堂堂正正的主力对主力。”
真晕了,将相不和,真是麻烦事。
你:原本应该在开战前强调“阶级立场和作战荣誉”的是文臣季梁;而研究“战术和战斗部署”的应该是武将少师;目前这两人对着干了两年多,在今天的战场上非要反着来,人家文臣季梁讲了战术的问题,你武将少师却开始讲荣誉和道德了,这个仗还怎么打?
随国国君也糊涂了,看看这个,望望那个,最后:我不管了,你们看着玩吧。
少师,举起战旗发布向楚军主力攻击的命令。
一场混战,楚国的精锐正在楚武王的身边,人人都想在国君面前立功,对又是弱于自己的敌国,楚军真可谓是以一当三,勇冠绝伦。
结果不用猜了——随军大败!
随国国君,俩丫子加上一丫子,并做仨(撒)丫子,率先跳下自己的战车,不顾一旁的少师,跑了。此时不跑?难道还等着少师和季梁的辩论。
楚军大将斗丹,俘获了随国国君的战车,当然还有在战车上,站在车右位置上的随国大草包三军指挥员——少师。
随国战败,楚国得胜,巩固了地区楚国绝对盟主的地位,也给周王室一个响亮的耳光。
“玩菜刀”的,打败了“玩高贵”的。
秋天,随国派人前来求和,楚武王原本不太同意,想就势灭了随国。
老谋深算的斗伯比又站出来了:
“大王,你已经取得这场战斗的完胜,抓获了大草包少师,你:是不是等于老天爷安排我们,帮助随国去掉了,这个本来应该是随国的隐患?现在随国肯定会重用季梁,如果再打下下去,随国齐心协力,胜败难。
但是,随国经过这场战争,实力巨大的损耗,之后他已经没有能力和你对抗了,要想灭他,什么时候都可以,但是现在还不是灭随国的最好时,因为还没有更好的借口——”
看着楚王在沉思,斗伯比:
“不如,现在收兵,答应随国讲和的要求,做给其他国看,也做给周王室看,这样你在政治上的声誉将会大大的提高,也有利于我们下一步的兼并其他国,你想,对不对!”
楚王点点头,看着斗伯比,心里升起一股异样的感觉,这个道理太厉害了,走一步,看三步,你真是老奸巨猾啊!
随国和楚国再次的讲和,进入和平年代,不过这一次和上一次有天壤之别。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