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恶性国际抢劫案件(鲁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春秋第二十年)

A+A-

    楚武王打服了随国、训诫了黄国,让楚国在整个荆楚地区的大哥地位已经牢不可破。

    目前,整个荆楚地区的任何国际上的事务,都要经过楚大哥的认可。楚武王如日中天,雄心勃勃,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恶劣的“国际抢劫案件”。

    事情是这样的——

    桓公九年(公元前03年),楚国征服随国第二年,在楚国西面方向的巴国(曼姓,河南邓县或湖北襄樊北部地区)准备要和地处楚国东北部的邓国(现邓州地区,也是曼姓)建立外交关系。

    弟之间要来往走动,何况中间还夹着大哥,自然要和大哥通报一下,尤其是这两年,楚国已经是这个地区的盟主了。

    楚武王很高兴,巴国的这个举动,明楚国的绝对大国地位确立。两个国家走动也是好事,这样吧,既然我们楚国知道这事,而且还要穿越我们的国家,我们楚国也跟着派个使臣参加一下,一来算是个祝贺,二来可以掌握两国的动态。

    针对巴国派出的以韩服为首的巴国“外交使团”,楚国也派了以道朔为代表的楚国“联络观察团”,以负责沟通、领路、慰问等外交事务为由,率领路过楚国的巴国外交使团一起,前往邓国进行友好访问。

    楚武王为此还准备了很多人参、皮草、钻石之类的贵重礼物,当大哥的就是要出阔气一些,别让弟看不起。巴国外交使团和楚国联络参观团一行人马,兴致匆匆的前往那个邓国访问去了。

    那个时候的外交使团真是个苦差事,绝不像现在一样,坐着飞到处飞,他们要坐着马车,一步步的走,你挑着担、我骑着马,一路跋涉到天涯。

    如果单纯就是辛苦一点也可以理解,但是还有其他的风险。

    当他们走到楚国与邓国南部边境境内时,突然遇到一批蒙面的强盗,这真让使团一行人马感到有些搞笑,我们是楚国和巴国的外交使团,是国家工作人员,带的都是国与国之间的重要礼物,你们这些不要命的马贼,这不是:老鼠给猫拔牙——找死吗。

    蒙面强盗头子,哈哈大笑,你们也不看看,这是那儿的地盘,这里是鄾(y)地,是三不管地带,你们是楚国的使团怎么了,我们是强盗啊,你们再厉害,也无非是大刀,而我们是蚊子,游击队,大刀砍蚊子,没门,抢的就是你们,千年难逢的会,不会再有一次,弟兄们,抢——

    道朔,一看急了,脑子一昏,竟然挡路拦截。

    你也不想想,强盗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既然遇上了,实力不行,不如暂时退让,即便是把财物先让给强盗,这些高级东西,他们也一下子消化不了,回去找几个排的战士,再回来,就夺回来了,弄不好还能得个剿匪勋章什么的功劳的。

    道朔脑子昏了,举着双,还想和强盗讲道理,只听到:咔嚓,咕噜,被冲过来的强盗,一斧头劈死了,头没了。

    强盗开了杀戒,就不会留活口了,一鼓作气连巴国的使团人员也给全部干死了,就逃脱了几个脚夫,使团的财物被抢劫一空,强盗们吹着口哨跑山里去分赃了。

    消息传到楚武王这里,让他感到十分的震惊,他想不明白在现在这个“社会风气优良”的整个荆楚地区,竟然有强盗!不可能,绝不可能,肯定是邓国在背后捣的鬼,暴力事件就发生在你们邓国边境的鄾地,你邓国敢一点责任都没有?

    快——,派大臣蘧(q)章前往邓国问责,调查事故的真相,严惩凶。

    这个蘧章就是去年因为黄国没有参加楚国的会盟,而被派往黄国责问的大臣,上次任务完成的很不错,这次还派他去。

    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个意外事件,邓国接到楚国的蘧章事故调查组后,无非就是敷衍一下,认真开几个“启动调查动员”的会议,国君对受害国表示一下遗憾,顺便给死者家属一点赔偿,再发布几个决定和声讨声明,“坚决反对这种惨无人道的恶劣暴力”犯罪行为,基本就可以混过关了。

    有时候,死几个人,丢一点钱,并不是什么大事,关键是国家之间的面子很重要。

    邓国国君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就是死活不承认自己国内治安存在问题,还列举很多居民“安居乐业”的新闻故事,反而可能是某些险有用心的大国栽赃,就是不接受楚国的责问。

    这不是抬杠吗!

    怎么“暴力事件”也是发生在邓国境内。

    据邓国消息灵通内部人员分析,邓国之所以这样做,估计可能是害怕楚国报复吧!其实这样更麻烦。

    楚武王生了一肚子的闷气。

    你们邓国不是不管,好,我们自己处理。

    于是,楚武王派大将斗廉,率领楚国和巴国组成的“打击恐怖分子”特战队,包围鄾地,进行围剿。

    邓国一看,你们未经我们同意就派兵进入我国,这是侵略,严重影响我们邓国的主权行为,邓国的大夫养甥、聃甥带领邓国军队救援鄾地。

    两军列阵。

    斗廉一看,怎么,要玩真的,那我们就开打。

    斗廉,可是谋略家、军事家斗伯比系统的人,常年跟着楚王征战,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便派巴国军队列阵在前锋,楚国的部队横列在巴国军队之中,作为核心。

    两军开始作战。

    邓国军队在养甥、聃甥的指挥下,三次向前锋巴国军队冲锋,前两次,都被巴楚联军的前锋努力的抵挡住了,邓军的锐气稍挫,斗廉看到时到了,就在邓军第三次冲锋的时候,让位列前锋的巴军向两边撤退,让出中央横列的楚军,稍微抵挡一下,就开始向后败退。

    邓军一看,楚军败了,顾不上撤向两边的巴军,一路跟着楚军追杀下来,楚军假装败退到一定的位置后,马上扎住阵脚,反身重新列阵,而此时位于冲锋的邓军身后的两旁巴军,开始重新合拢,这样一来,邓军顿时处于腹背受敌,前后两面夹攻的不利局面。

    冲锋号吹响了,楚军、巴军两下截杀,邓军顿时崩溃了,战场形势的突然变化,让跟着邓军打铛铛的鄾地“自发性的村民抗击侵略自卫团”目瞪口呆,跑吧,顿时邓军土崩瓦解。

    斗廉本来是准备剿匪作战的,现在竟然一举打败了邓国的国防主力军,这真是意外的收获。借此会,顺便进攻邓国吧,就这样原本是一场剿匪战,变成了征伐战。楚国军队包围了邓国的都城,要求进行最后的决战。

    还打什么?邓国的那点军队,早就在前面消耗掉了,估计剩下的就是红色娘子军了。

    邓国无奈,只好与楚国结了和平盟约,而且还把邓国最漂亮的女人邓曼嫁给的楚武王,算是暂时赢得的喘息的会,这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鄾地的强盗,不知道最后有没有被楚、巴联军抓到,反正是楚国缴获的物资足以折抵两国的损失,还搞了个美人回来,着实让楚武王狠狠的出了一口恶气。

    邓国从此也就与楚国结下了仇恨,直到庄公十六年(前6年)被楚国灭掉,距离这次事件只有25年,弱国和大国外交,不能以己之短对抗强国之强。

    否则,就极有可能是遭受“城下之盟”的结果。不信就让我们继续看看“城下之盟”的故事吧。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