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晋惠公夷吾登基 (鲁僖公九年,公元前651年,春秋七十二年)

A+A-

    晋国奚齐和卓子死了。

    晋国,现在需要一个国君。

    里克和丕郑派屠岸夷前往狄国,告诉在狄国避难的公子重耳:“国家现在已经乱了,在这个会里,你为什么不前往晋国承担晋国的重担,我可以作为你的引导进入晋国”。

    重耳就和自己的舅舅子犯进行商量,:“里克想让我回国就君位,你怎么看。”

    舅犯:

    “不可以,树木茂盛在于根系,做国君的人,不以你爸爸的死亡而哀悼回到晋国,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你爸爸的死亡而得到国家,就是以爸爸的死亡为自己快乐事情,这样就会导致哀伤的事情发生,趁乱进入晋国,就明你是喜欢混乱,这样一来,你拿什么来训导你的百姓,百姓不支持你,你当谁的国君?”

    重耳听到舅舅的这番理论非常的迷茫,于是就问道:

    “如果不是因为爸爸死了,如果不是因为晋国出现了混乱,我凭什么能够进入晋国当君王?”

    舅犯:

    “孩子啊,你要好好的想想,国家的丧事和混乱有大有,如果是真正的大丧和大乱,是不可以避免和对抗的。父母死是大丧,兄弟之间有谗言是大乱,你今天正好都遇上了,所以你一定要好好的想想,这个能成功,是很难获得的”。

    重耳深思以后,也感到目前晋国的局势不明朗,自己默然的回国,并不是上策,还不知道有什么风险在那里,于是就出来会见了屠岸夷:

    “你们肯惠顾我这个流浪在外的人,我非常的感谢。

    但是父亲死的时候我没有在跟前,又没有亲自到灵前进行祭祀和告慰,这都是加重了我的罪过。

    如果这次按照你们的意见回晋国,我只能很冒昧的辞谢,安定国家的关键,不是我重耳本人,而是老百姓和友好盟邦的支持,只要是老百姓所支持的人,或者是盟邦所支持的人,你们都可以听从,拥立为君。

    现在,我重耳真是不敢违背这些意见,因此,在没有得到他们的支持下,我是不能回国担任国君的,你们还是另选贤能的人吧”。

    屠岸夷被重耳的伟大人格所感动,含着眼泪离开了狄国。

    在派往狄国劝重耳回国的同时,里克也派了吕甥和郤称到梁国觐见公子夷吾,并且很直接的告诉夷吾:

    “你只要是花大价钱贿赂秦君,以求回国肯定能行,我们一定在国内进行内应”。

    夷吾也很是迷惑,拿不定主意了。

    就问了跟随自己的大臣冀芮。

    冀芮很痛快的:

    “现在国家混乱了,老百姓也很迷茫,朝廷内的大臣们没有目标,这是很好的会,不可失啊,如果是没有这次的混乱,你怎么能够回国,你为什么不趁着这次的混乱,重重的贿赂秦国,取得他的支持,等到了回国以后登上王位,再想办法解决你的这些许诺呢?”

    其实,冀芮的意思就是实用主义者。承诺并不重要,等到了办成了这个登基的事情后,再想其他的办法解决自己的承诺,这就是过程怎样都行,重要的是把目标先拿到再。

    这样看来,重耳的大臣注重的是:登基以后的稳固和道义,而夷吾的大臣关注的是:登基的现实和功利,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思路,所以重耳就成就了霸业。

    前来劝的晋国大臣吕甥,对这个局面也是很无奈,只能提出自己的意见:“既然现在我们不能决定立谁,还是请教一下秦国吧,看看秦国怎么”。

    所以,晋国就派了梁由靡前往秦国告诉这件事情,征求一下秦国的意见,秦国是靠近晋国的大国,他的意见很重要,秦国也很是为难,秦穆公是晋献公的女婿,也算是自己家里的人,所以秦国就打发走了梁由靡后,秦穆公和自己的大臣开始商量这个事情。

    大夫子明:“这样吧,大王,现在晋国无非就是在公子重耳和夷吾之间进行选择,不如派公子摯分别到两个公子所在的国家进行出使询问,然后来确定到底让谁来当晋国的国君。”

    秦穆公非常赞赏的同意了这个要求。

    秦国的特使公子摯,首先前往狄国找到了重耳进行吊唁,非常诚恳的:

    “我们的秦国君王,你的亲姐夫秦穆公,派我前来向公子进行吊唁,一来是因为你父亲的死亡,二来是公子的含冤出亡,我听,得到国家往往都是因为丧事,失去国家也是因为丧事,时不我待,现在你们国丧的时间也不会拖的太久,让你回去当国君是最好的时,你好好想想吧。”

    公子重耳不知道怎么回答秦国使臣的意见,于是就找到了自己的舅舅子犯进行询问,舅犯听后,心里非常的明白,就和重耳:

    “不要答应秦国的要求,这是秦国对你的试探,我们是流亡的人,没有任何的实力,现在突然来了秦国的吊唁,这是人家有目的的,你想想,现在你父亲的灵柩还在堂上,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回去继承王位,这就是我们有野心,老百姓不会支持我们的,其他的公子都有继承的条件,为什么来问我们,阴谋啊,你一定要稳住自己的情绪,推辞这件事情,实在是无法回答了,就哭,别其他的,就是哭。”

    重耳满意的点点头就出来对公子摯:

    “十分的感谢秦君的吊唁,而且还表达了让我回国担任国君的意思,作为儿子来,父亲死了,我不能站在父亲的灵堂上痛哭,现在还考虑其他的干什么,这不是不孝顺吗。”

    罢这些话后,就放生的痛哭,趴在地上,就差抽筋过去了,然后回到自己的后堂,闭门谢客,不再搭理公子摯了。

    公子摯十分的感慨,然后只能离开狄国,前往梁国去拜访避难的公子夷吾。

    见到夷吾,公子摯就了和对重耳一样的话,夷吾马上的和自己的大臣冀芮商量,十分高兴的告诉冀芮:秦国要帮助自己继位了,郤芮:

    “公子,你加油啊,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钱财,因为每个晋国的流亡公子都有做晋君的资格,难道我们及不可以吗?”

    夷吾听后十分高兴,坚定的点了点头。

    回来面见公子摯后就:“感谢秦君的扶持和栽培”。

    然后,就起身磕头后送公子摯回了休息的宾馆,但是晚上,夷吾就悄悄的到宾馆访问公子摯,并:

    “公子大人,白天话不方便,所以晚上前来拜访大人,我实话告诉你吧,晋国的里克大人早已经答应帮助我了,我也答应事成以后,赐给他百万汾阳之田;还有丕郑也答应帮助我了,我答应赐给他七十万面积的负蔡之田。

    只要是秦国能够帮助我,我就更不用担心了,如果我这个流亡的公子,能在秦国的帮助下入主晋国,我还要国土干什么,这样吧,如果秦国答应帮助我,事成之后,我将黄河西南的五座城割让给秦国,东边到虢国的边界,南边到华山,还包括河内的解梁城。

    当然,我这样做,可不是贿赂你们秦君,难道你们秦国还缺少土地吗?我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考虑到秦君在东游的时候,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渡口而已,我愿意跟着秦君牵马缒镫、奋勇向前,为秦君马首是瞻,所以才这样做的”。

    你看看你家夷吾多么会,明明就是行贿,但是的那样的自然,甚至不能让人家拒绝,所以送礼也是学问,怎么?就学学夷吾吧。

    公子摯满面春风,哈哈大笑,十分满意夷吾的解释,就告辞出来了,出门一看,门口夷吾安排了一些下人,抬着四十镒黄金,捧着六双白玉玉璧,等着公子摯。

    公子摯马上就明白了,连忙推辞,但是人家夷吾非常诚恳的:

    “这些可不是给你的,而是给你的下人的,他们鞍马劳顿的服侍你,一路辛苦,本来要好好的招待他们,但是你要急着回去,就只好表示一下这点微薄的意思了,请大人一定不要拒绝替下人们下这点川资。”

    你看看,真是嘴甜,公子摯无法拒绝了。

    这个礼物送的太有学问了。

    公子摯返回了秦国,面见了秦穆公,如实的汇报了这次之行,甚至连送礼的事都了,秦君也哈哈大笑,默许了这些东西让公子摯收下,于是就给公子摯:

    “根据你的情况,我还是比较的赞成让重耳担任晋国的国君。重耳很有仁德,再拜不磕头,表明了不贪嗣位,起身后哭泣,明他爱他的父亲,推掉后不再私下拜访你,明这是不贪利,这是个好君子,应该立他。”

    秦穆公完就看着公子摯,等着他的赞扬,但是没想到,公子摯话了:

    “大王,你错了,你的意见不太对”。

    秦穆公顿时愣在那里了,心想,是不是公子摯贪图夷吾的送礼,而给他话,有些不高兴了,但是还是忍住脾气,听着公子摯就此发表意见,然后准备再根据情况训斥他,打算没收他收的那些礼物。

    公子摯知道秦穆公的意思。

    公子摯:

    “如果大王准备成就晋国,让晋国得到一个好的君主,你的意见非常正确。但是,大王如果你想通过这次拥立晋国国君的事情中,获得名扬天下的利益,获得以后跟随秦国的晋国,你就不如立夷吾上位,立一个重耳强敌,不如立一个贪婪的夷吾上位,让晋国臣服我们秦国,所以我以为还是立夷吾比重耳好。

    至于怎样,大王你就自己拿主意吧,那些从夷吾处得来的礼物,我全部上缴国库,没有贪心。”

    秦穆公点点头,觉着公子摯的话很在理,就就安慰公子摯:“好,就听你的,立夷吾,那些三瓜两枣的礼物,你就回去给孩子们买糖球吃吧,你也很辛苦,也是对你的奖励”。

    其实,公子摯离开梁国返回秦国的时候,夷吾马上趁热打铁,跟着收拾行装也前往秦国了,要求秦君的帮助,这个夷吾很是聪明。

    见到了秦君后,秦穆公故意的问夷吾:

    “公子你好,我不知道你在晋国,有没有可以依靠的大臣?”

    夷吾一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正在犹豫的时候,跟着夷吾一起拜见的郤芮听出了门道,知道这是秦君已经有意拥立夷吾,在为后面进行打算了,这时候可不能错话,马上替公子回答:

    “尊敬的大王陛下,为臣听,流亡者没有朋党,有朋党必定会有仇敌,夷吾的时候,不爱好游玩,也不和别人打架和闹意见,就是发怒也很有矜持,到现在长大了,也没有改变,所以没有仇敌,就没有人怨恨他,没有人怨恨他,就受到老百姓的支持,如果不是这样,夷吾又能依靠谁呢?

    再了,夷吾也不需要国内的大臣帮助,只要有你秦国的支持就可以了,你是他的亲姐夫,我们还需要依靠谁呢?”

    这番话太漂亮了。

    如果有朋党,秦穆公是要考虑的,这些朋党和秦国有什么利益关系,夷吾并不知道,对了,还好,错了,就可能前功尽弃,与其有,不如没有,言外之意就是只能依靠秦国了,避开主体,用事情解释这个难题,绝妙的回答。郤芮真的很聪明。

    大雅文王之什皇矣

    帝谓文王:

    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帝谓文王:

    訽尔仇方,同尔弟兄。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上帝告知我周文王:你的德行我很欣赏。不要看重疾言厉色,莫将刑具兵革依仗。你要做到不声不响,上帝意旨遵循莫忘。

    上帝还对文王道:要与盟国咨询商量,联合同姓兄弟之邦。用你那些爬城钩援,和你那些攻城车辆,讨伐攻破崇国城墙。

    这就是郤芮这番话的道理。

    秦穆公感慨的:

    “对啊,嫉妒刻薄就会生出哀怨,多了哀怨就会有仇恨,这怎么能成大事?夷吾这样的性格才是我们秦国所需要的”。

    因此,做人一定要宽厚些,不要太刻薄,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鲁僖公十年,夏天的四月,晋流亡公子夷吾,重耳的弟弟,在周王室周公忌父,王子党的陪同下,汇合了齐国齐隰朋与秦国军队一起,前往晋国拥立了夷吾担任晋国的国君。

    夷吾,史称:晋惠公。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