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宋襄公图霸( 鲁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43年,春秋第八十年)

A+A-

    齐桓公死了。

    春秋中原诸侯的第一霸主国齐国,开始混乱了。

    俗话:大哥死了,自然要有哥来填空,但是哥能不能顺利的接管大哥这一摊工作,这要看哥自身的能力了,现在会已经来了,那些“勇于逐梦”的哥们当然不能放过。

    现在的哥就是:宋襄公。

    鲁僖公九年,公元前65年,宋国的国君宋桓公死后,嫡生的太子宋襄公和庶出的哥哥子鱼,两人相互谦让王位,相互退让,最终还是让宋襄公继承了王位,宋国兄弟让位的事情,在整个江湖上留下了美名和喝彩声一片。

    宋襄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形象,顿时高大了起来,但是那时候齐桓公是江湖霸主,宋襄公一派新锐的作风,属于后起之秀。

    宋襄公上台后,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件事,就是代表爸爸宋桓公参加齐桓公召开的国际会盟大会,因为当时爸爸还没有安葬,就不能称“公”,只能称“子”,一个新生的政治明星宋襄公,在谦虚谨慎,兄弟和睦的光环笼罩下,给江湖老大齐桓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鲁僖公十五年,公元前645年,宋襄公征讨曹国,这是为了报复在鲁庄公十四年期间,由于宋国发生南宫长万弑君事件时,而由齐国组织的“伐宋除乱”的征伐中,曹国也参加的后果。

    曹国原本就是宋国序列里面的弟诸侯,竟然屁股坐到了齐国的一边,在齐桓公活着的时候,宋国只能是敢怒不敢言,睁一眼闭一只眼的状态。现在齐桓公死了,宋国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收复曹国这个弟,也可谓是有仇必报。

    曹国在宋国的军事压力下,只能是重新站队,回到了宋国的怀抱之中了。

    鲁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宋襄公继位的第七年,春天。突然,在宋国发生了两个诡异的景象:一个是令当事人不可理解的天文事件,五块巨大的陨石,坠落在了宋国。这在当时的古人眼中,可是件大事,老天爷降下了异相,很恐怖。

    这还不算完,另一件是违背自然界规律的事件。

    在大风中,有六只鹢鸟竟然倒着飞过了宋国的国都,这可是十分令人惊讶的神迹,其实用现在的科学观点很好理解,无非就是当时的阵风风力,瞬间达到了十级以上,那些鸟被风吹的不能前进而已。

    但是,宋襄公对这两个异相,感到十分的豪迈,用他的理解来分析:这可能是天降大任于宋国了,要不天上掉石头,鸟倒着飞会降临到宋国?正赶巧,此时周王室的史叔正受聘于宋国任职,属于见多识广的大知识分子,于是宋襄公就诚心的求教于史叔。

    宋襄公问:“史大人,这都是什么情况?天上掉石头,以前还听过,但是鹢鸟竟然倒着飞,曾没有听过,这都预示着什么意思?吓死我了”

    史叔微微一笑,掐指一算,结合目前国际上的状况,以一个老前辈的姿态结合国际形势后,:“今年鲁国可能会出现大的丧事,明年齐国会有很大的内乱,国君你会得到诸侯的支持,但是结果可能不会善终的。”

    到底史叔的这个解答,是根据什么将陨石和鸟飞与鲁国和齐国结合起来了,我们也不知道,根据什么宋襄公会不得善终,也没有证据,反正左传就是这样记载了,很神奇。

    但是史叔的这个解答,顿时让宋襄公精神大振,因为如果鲁国出事了,齐国内乱了,在中原地区就剩下了郑国和宋国还算稳定。宋襄公想到:目前在这个局势中,宋国和郑国相比较,有很大的优势,刚得到的确切的情报和消息,今年的冬天,郑国也发生了内乱,郑国国君杀了王位继承人郑太子:子华。

    什么情况?子华为何被杀?

    很简单,这个子华就是鲁僖公七年的时候,因为郑国在周天子的挑拨下,擅自无故逃离齐桓公组织的国际大盟会,被齐国借故征伐时,郑国派出与齐国联合国军谈判的郑国太子子华。

    子华代表郑国参与谈判,但是私下抱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谈判中,子华要求齐桓公帮助消灭郑国内的反对派势力,开始齐桓公想答应,但是被管仲看透,齐国拒绝了子华的要求。因此,子华留下了这个祸根,子华从此得罪了郑国。

    太子子华,是爸爸郑文公性冲动的结果,当年郑文公奸污了叔叔子仪的妃子陈妫,而生的儿子,来路确实有些不正,所以随着郑文公的移情别恋,陈妫所生的公子子华和子藏都失去了宠爱。

    尤其是太子子华的行为,更是触犯了郑文公的底线,为了报复子华利用“公差谋取私利”的行为,郑文公将子华诱骗到“南里”给杀死了。然后又安排杀将子华的弟弟子藏,找了个奢靡“爱好鸟毛”的借口,也给杀死在了陈国和宋国之间的地区。

    鲁僖公十六年,冬,十一月二十二日,郑太子子华被杀。

    所以,郑国现在已经是萎靡不振了,目前只有宋国在冉冉升起——

    鲁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43年,宋国的应验终于实现了,齐桓公死了,总是被齐桓公这个大哥压着的宋襄公,自然是长出一口气了,因为此时,他中有一张王牌:是当年齐桓公和管仲托国的政治遗嘱,而且被委托照顾的齐国太子,因为齐国的政变已经跑到了宋国。

    这样一来,宋国出兵帮助逃亡的齐国太子复国,就成了正义的事情了。

    于是,鲁僖公十八年,公元前642年,春天。

    宋襄公马上抓住了这个难得的会,号召并带领着众位弟曹国、卫国、邾国一起出兵,护送着齐国的太子回国复位。声讨齐国的内乱,拥立正宗的新国君。

    四国联军,带着齐国太子杀向齐国的国都。

    齐国国内大臣们一看,这肯定应付不了,本身人家宋国就受过齐桓公的托孤之命,今天宋国来拥立太子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二来,太子才是齐国最应该继位的公子,无诡是利用了妈妈的关系以及易牙和竖刁的帮助,才获得了王位,所谓的“名不正,言不顺”。更何况,还有另外四个公子的政治势力,也反对无诡的继位,因此,齐国人就借着这个会,杀掉了刚继位的公子无诡,堂而皇之的迎接了太子进入国都,登基继承了齐国国君的位置,历史称为:齐孝公。

    被杀的工资无诡拼赢了妈妈,但是没有拼赢政治势力。落得了个被杀的下场,也总算是去掉了一个竞争的选。

    宋国领着四国的联军办完了这件事情后,就返回了宋国。

    谁知道,这个齐孝公的势力,只能算是六股争位势力里面的一股,这次回国,虽然多了王位,但还没有完全的控制齐国的政局。因此,齐孝公回国登基,直接给另外的公子们造成了危害,原本一起反对擅自继位公子无诡的联合势力,转移了目标,变成了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新回来的齐孝公了,原来的五比一,因无诡的出局,变成四比一了。

    此时,齐孝公受到了其他四个争位公子政治势力的排挤,四比一,齐孝公的势力即便是占股大一些,和四家比较起来,显然也是少数。

    这就是所谓的“木秀于林、风必吹之”的道理。

    于是,以齐孝公为代表的国家正规军,和四个公子为代表的反政府军,开始血战,加急电报送到了宋襄公那里,宋襄公也十分后悔自己做事不彻底,马上继续出兵前往齐国助战,当年的夏天五月,终于打败了四公子的反政府武装,再次确立了齐孝公国君的地位,这样总算是帮助齐孝公站稳了脚跟。

    宋襄公在处理齐国大哥家务事中,拔得头彩,诸侯国们拭目以待。

    这个期间,能够和宋国一竞高低的郑国,又出事了,而且是在诸侯国眼中很羞耻的事情。也是一场荒唐的闹剧,更是衬托了宋国继任齐国潜在高大形象。

    什么事?

    根据目前的国际局势,郑国已经演变成夹在齐国和楚国之间,遭受夹板气的国家,楚国要想进军中原,必然与齐国发生争霸的冲突,夹在两国之间的郑国,就是首当其冲挨揍的对象。

    当然也是齐国南下征伐楚国,必救的对象。

    郑国是周王室东迁后,春秋开始时期的中原第一强国,是中原诸侯的正宗底子。因此,就是受不了楚国的进攻和长期的拉锯战,也不能脱离中原诸侯的队伍,苦苦的死撑,尤其是在齐桓公时代,更是不能脱离队伍,咬牙硬挺,国力急剧的下降。现在齐桓公死了,齐国乱了,靠山没有了,郑国马上就脱离中原诸侯的队伍,转而投向了楚国,这个中原根正苗红的大国投降了,郑国的面子扫地,形象丢了。

    郑国国君朝拜楚国,这是第一次,也是开始,面子和里子都丢了。

    楚国很是高兴和激动,敌对阵营瓦解了,这是政治斗争的巨大胜利。楚君一高兴,就马上赏赐给了郑国很多的铜,那个时代叫做“金”,铜可是战略物资,既可以用来装饰宫殿建造精美的器具,也可以用来制造兵器。

    楚成王赏赐完了后,冷静下来,就后悔了,但是覆水难收,总不能再要回来,这样其他的诸侯国谁还再投奔楚国。于是楚国就让郑国国君盟誓:我们楚国给你的铜,你可不能用来制造兵器,否则就是不仗义了昂,搞装修用吧!

    郑君刚投降,一副汉奸的嘴脸,一定要表示忠诚,所以马上就命令工匠制作了三个巨大的铜钟,并告诉楚成王:你们楚国放心,我们郑国永远都是你的附庸国,我们每天敲钟玩,这样楚国放心了。

    郑国的形象一下子破碎了!

    宋襄公开始在家里研究国际局势了,经过分析和研究后,发现了这样的新的国际局面:

    齐国,是显然的不行了,国内动乱,连现在国君,都是我宋襄公扶持拥立的,自然就是为我马首是瞻了,齐国可以暂时不考虑了。

    鲁国,刚刚发生一连串的动乱,鲁难刚平息了十几年,鲁僖公十六年,掌握鲁国军权和政权的公子季友也去世了,新国君年轻,自己家里面的事情都掰扯不清楚,已经退出了争霸的行列了。

    郑国,前年杀死自己的太子子华,又将因此而逃亡到宋国的太子子华的弟弟公子子藏,派人诱骗到了陈国和宋国之间给杀掉了,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公子子藏,十分喜欢收集鹬(y)鸟头上的羽毛做自己帽子上装饰,让郑国国君十分反感,就派人给暗杀了,这真是又一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自此郑国太子一党全部清洗干净。

    今年郑国又明目张胆的投降了楚国,无论是国际地位还是声誉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起来郑国和宋国真是一对死敌国家,在春秋初期“鲁隐公时代”,宋国带着铁哥们卫国一直和郑国拼杀,要不是郑国出了个郑庄公,估计中原的霸主早就应该是宋国了,只不过现在唯一遗憾的是,那个铁哥们卫国已经被灭国一次了,目前正在苟延残喘,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帮。

    更可笑的是卫国,现在连打戎狄都没有信心了,微国邢国和狄人包围了卫国的菟圃城邑,卫文公竟然害怕的要把自己的王位让出来,死活不当君王了,卫国人民一看这样不行啊,于是同仇敌忾坚决斗争,才打败了狄人的这次包围战,这真是“王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也不用考虑卫国了。

    虽然,宋国失掉了卫国这个铁哥们,多少有些遗憾,但是宋国现在具备几个巨大的优势——

    第一个是根子正。

    宋国可是当年商朝的王室血统,很高贵,和周王室基本是平等的,当年开国的国君微子启一立国,就是公爵的诸侯,仅次于周王室,什么齐国、鲁国、郑国、卫国、无非都是侯爵或伯爵的诸侯,不信看看历史的记载,从开始有文字记载,我们宋国的国君都是称坐“宋公”,其他的自称为“公”的,都是冒牌货,所以宋国根正苗红。

    第二个是实力强。

    虽然宋国在和郑国争霸的年代里面,屡败屡战,实力受到了巨大的损害,但是这十几年,我们宋国励精图治,发展生产,追求道德,已经开始恢复的当时状态。目前无论是齐国。鲁国、郑国、都不能和宋国的实力相比较。

    第三个是国内团结,政通人和。

    宋襄公和哥哥子鱼,相互让位的美德已经流传江湖,目前弟弟当国君,哥哥当左师,相得益彰,国内没有反对派的其他势力,完全是铁板一块。再看看霸主齐国,齐桓公一死,马上五子争位,各个政治势力相互斗争。鲁国目前虽然叔孙氏掌权,但是其他的两个季孙氏、孟孙氏的政治势力还在延续,明争暗斗,损耗国力。郑国就更不用了。

    第四个是能力强。

    宋襄公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千年难得的英明君主,具有很高的道德水平,精通军事,贤名远扬,虽然很佩服齐桓公和管仲,但是宋襄公觉着自己一点也不比齐桓公差到哪里去,管仲算什么,虽然厉害,但是我们宋国有子鱼大哥,也是很贤明的,所以齐国有了“齐桓公和管仲”这一对儿绝配,正好我们宋国也有“宋襄公和子鱼”这一对儿的绝配。

    第五,有神迹。

    天降陨石,鸟倒着飞。上天降下了神迹来保佑我宋国,这就是一种神秘力量的显示,上天都保佑我成功。

    因此,宋襄公当场一拍桌子,决定要继承齐桓公的光荣遗志,接过齐国霸主的地位,继续维持中原地区的稳定和和平,成为新一代的霸主。

    虽然,宋襄公分析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没有分析到,人家齐桓公对于管仲的正确意见,即便是十分逆耳,基本都是惟命是从,认真的贯彻,齐桓公有威严和权利,管仲有智慧和贤明,才能很好的结合起来,发挥巨大的革命能动性。

    但是,宋襄公和子鱼却不是这样,子鱼确实很贤明,但是宋襄公从来都不听大哥的话,独断专行,完全将良好建议作为耳旁风,这就有问题了。

    这不——

    宋襄公决定了图霸的决心后,马上就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连续的下了三步臭棋。

    就算是宋襄公是个绝顶的下棋高,但总是在比赛中,连出昏招,臭棋连连,高又能有什么用处呢!

    先宋襄公图霸征程上的第一步臭棋。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