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邲之战”中精彩的花絮( 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春秋第一百二十六年)

A+A-

    ()左广争先

    楚庄王眼看着战斗的大局已定,心里乐开花。

    看见远处奔驰而来的右广卫队的战车,楚庄王十分高兴,准备改乘右广的战车视察一下战场,但是身边的坐车车右屈荡提出意见:“大王,你既然是从左广开始发动的这次战争,也因该始终如一,乘着左广的卫队的战车结束这场战争。”

    楚庄王,哈哈大笑,于是就接受了他的意见没有更换车辆,不过为了纪念这次的胜仗,楚国从此以后,左广都是首先成为楚庄王的乘作的战车的习惯,这就是左车先驾。

    (2)助敌脱困

    这场即混乱、又突然发生的的战斗,令两军都有些出乎意外。

    似乎都没有那种刻骨仇恨的感受,对于两军士兵来,就是一场略带古风意味的战斗,因为大家都是相互十分尊敬的对,有了这样的感觉,就少了很多赶尽杀绝的血腥之气了。

    晋军打败,整个战场到处都是逃亡的士兵。

    有成建制按部就班撤退的,也有三伍成群结帮流窜的,还有稀里糊涂跟着瞎窜的。

    晋国有二三辆兵车因为慌不择路,逃跑时陷入了泥坑中不能前进,急得满头大汗,眼见着楚兵冲锋就包围过来了,晋军一看心里暗想“完了”。

    谁想到,楚军并没有砍杀他们,而是询问了车辆陷入泥坑的原因后,干脆一起帮着研究起来“怎样将马车脱困”的办法了,你还别,楚军真有高人,先是让晋军把战车前面的横木栏板拆卸下来,让战车前进试试,但是马拉的战车前进了一点后,又是盘旋不能前进了,楚军研究了一会儿,就让晋人把紧固马的车辕拆下来,让战马更为灵活一些,也能使上劲,并把车子上的大旗扔掉,减轻分量,大家一起推车,用力,陷入泥坑的晋军兵车脱困了,跑了出来,双方士兵非常亲切的握致谢,临走的时候,晋军士兵在车上:

    “你们太有经验了,我们晋国可不想你们楚国这样的大国一样,经常在战场上敗逃,很有经验啊!”

    楚人一脸萌萌的样子,傻笑着欢送晋军逃离。

    可是,你也别以为战场声都是这样和平的气息,这毕竟是战场,是一杀戮为主要活动的场所,悲惨的事情总是要发生。

    (3)抛子救将

    前面了,导致这场乱战的直接责任者之一:赵旆,在被楚庄王带着左广卫队追击后,跑进了树林里,被楚庄王的左广车右屈荡赤空拳的抓获,甚至于连下衣铠甲都给剥走了,要知道过去古代人都是穿开裆裤的,外面挡着的铠甲都被撤掉了,很是尴尬,走了大光。

    可是,正在赵旆低头丧气的准备当俘虏的时候,此时突然远处跑来了楚将潘党,向楚庄王报告晋军发动进攻了,于是楚庄王下令让两个士兵马上从赵旆战车上,解下两匹战马,骑着返回楚军大营传达命令,让公叔敖率领楚军全线出击。

    谁也顾不得赵旆了,其他左广卫队全体人员,像一阵旋风一样的跟着楚庄王杀向晋军。

    把赵旆孤零零的扔在树林边。

    其实,只剩下两匹拉车的赵旆,要么在此等着俘虏,要么步行逃回自己的大营,但是这两个方案都不行,赵旆正在犯愁,突然看到了还剩下的拉车战马——

    赵旆也顾不得什么泄露春光的事情了,赶快从战车上把仅剩的两匹战马卸下,骑着一匹,拖着一匹,就往回跑,谁知道,幸亏赵旆这种舍命不舍财的精神,在路上正好碰到已经失败的晋军中跟着胡乱逃窜的哥哥和叔叔,于是赵旆就把自己带回来的这两匹战马,分别给了兄长和叔父,让他们先逃跑。

    等赵旆找到了足够的拉车的战马,返回来收拾好自己的战车,准备返回晋军的时候,要知道那个时候战车可是重要的战争装备,就像是现在的重型坦克一样,除非毁损了,一般都会想方设法的搞回来。

    赵旆来回这一阵子的忙活,可就耽误了很多时间,晋军失败了,战场上基本上都是楚军的身影了,正好又遇到了大股的楚军,赵旆没有办法,再次的跳下战车跑进树林中藏了起来,可见赵旆很是喜欢树林昂。

    此时,晋军已经是大乱,晋国的大臣逄大夫带着自己两个儿子驾驶着战车,远远的从此处逃离路过,早就看到赵旆的身影,于是便吩咐自己的儿子只许向前看,不要向后看。

    然后,就开始目视前方,目不斜视的驾车狂奔,他们文官的车子很,不像是作战的重型战车,因此拉车的马也少,所以他们父子三人已经是,这辆马车最大的承载量了。

    孩子的好奇心,往往就是在被禁止的情况下激发起来了。

    逄大夫的二个儿子并不知道父亲为何不让自己回头看,心里很是好奇,于是就忍不住的回头向后看去,正好,车子刚路过赵旆藏身的树林,赵旆和逄大夫的儿子同时看到了对方,赵旆喊了起来,逄大夫的儿子也和父亲:

    “赵旆大爷藏在后面的树林中”。

    遇到同僚不救,这就是不义,之所以不让孩子回头,逄大夫就是因为自己的车子太,已经多乘不下一个人了,其实他早就看到赵旆的藏身,所以才让孩子别回头,自己风驰电掣的跑过去,即便是之后赵旆回来询问自己,自己也有理由对付,现在倒好,孩子和赵旆都接上话了,已经不能再装聋作哑了,于是逄大夫很是生气,回头就向两个儿子吼到:

    “两个傻瓜,快给我下车。”

    然后就指着一棵大树继续:“你俩就在这里等着,我将会在这里回来受你们的尸体。”

    然后将登车的绳子扔给了赵旆,让赵旆上了自己的战车,就这样,赵旆脱险了。

    第二天,逄大夫按照昨天指示的那个大树的标记,来到了树下,两个儿子全被杀了,他们的尸体重叠的倒在树下。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4)寻子杀将

    这个花絮已经在夏姬的篇章中介绍了,不过作为战场的一部分,和以后的走势,有必要在这里再重复一遍。

    楚军大将熊负羁在战场上俘虏了荀首的儿子知罃。

    荀首是下军大夫,武将,当然不会像是逄大夫那样的处理自己儿子的事情,知道自己儿子被俘虏的情况后,马上便带领着自己的族人组成的亲兵家将,重新发动了反冲锋,寻找并准备救回自己的儿子,势头十分凶猛。

    魏琦,也是就是造成这次混战的责任人另一个大哥,亲自为荀首驾驶战车。

    下军的许多战士们一看,他们的大夫都这样的玩命,于是不约而同的跟着一起,发动了反冲锋,荀首的箭法非常的高明,不断的站在战车上,从自己的背后的箭壶中抽箭射技,每当抽到上好的箭簇时,都没有射出而是放进了身边驾车的魏琦背的箭壶中,魏琦愤怒的高声喊道:大哥,现在是寻找你儿子的拼命的时候,你不心疼你的儿子,却心疼这些用蒲柳做的箭簇,你想想,董泽的蒲柳无穷尽,你想用的话,能用的完吗!

    荀首叹了一口气:现在战场太混乱了,恐怕找不到儿子了,只能是抓俘虏,如果不用他人的儿子来交换,我的儿子恐怕也是难以得到了,这就是我不随便用好箭的缘故,好钢用在刀刃上啊。

    刚完,就看见前面楚军中来了一帮军队中间车脸上站着一位络腮大胡子的将领,正好面对了反冲锋了晋军感到惊慌的时候,荀首马上从魏琦背后的箭壶中,抽出一只好箭,搭弓在,嗖——,一箭正好射在了他的咽喉上。

    此人是楚军的大臣连尹襄老,也就是那个之前因为刚死了老婆,楚庄王把夏姬嫁给他的连尹襄老,这一箭,夏姬又成了寡妇。

    后面跟着前来的一脸战车上是公子榖臣,一看连尹襄老被射死了,就想掉头逃跑,荀首二话不,再次抽出好箭,一箭射在公子榖臣的大腿上,然后冲上去就俘虏了他。

    荀首,抽出宝剑架在公子榖臣的脖子上,问清楚了两个人的身份后,就让士兵拉着连尹襄老的尸体,押着公子榖臣一起,收兵返回黄河边渡过黄河撤退了。

    (5)两君相斗,士卒何罪

    楚军占领了晋军的大营,将部队驻扎在了邲。

    楚军收兵,庆功。

    这一夜,晋军的残余部队连夜过河的呼喊声、吵杂声、哀嚎声,彻夜不断,一宵未尽,楚庄王站在楚营中默默地聆听者,最后叹了一口气:两君相斗,士卒何罪。

    楚庄王始终没有下令赶紧杀绝。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