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晋国出兵“余勇可贾”( 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 春秋第一百三十四年)
卫国和鲁国,根本就打不过齐国。
卫国的大帅孙良夫败仗之后,没有回卫国的国都汇报,直接就从驻军的“新筑”亲自前往晋国,寻求救兵。此时,鲁国也知道了卫国失败的情况,十万火急,当然也就派遣了臧宣叔也到晋国求救兵。
接到卫国和鲁国的求救,晋国执政的郤克非常高兴,因为这就是他报仇的时候到了,上次在齐国受到的侮辱之仇,还没有报,这次总算是有借口了,齐国打败了自己两个铁杆的盟国,还是需要修理一下,晋景公一看和齐国的仗没有打透,就同意了出兵征伐齐国。
齐景公打算派给郤克七百辆战车征伐齐国。
郤克向晋景公:
“带着七百辆战车出征的规模,是当年晋国和楚国争霸决战时发生的‘城濮之战’的规模,确实已经很大了,但是当年因为有伟大的领袖重耳先君带领,还有那么多的晋国贤明的大夫们的辅佐,所以获得了胜利,奠定了晋国的霸业。
我郤克很定不能超越前人的功劳,请大王派八百辆战车吧。”
你看看,郤克向多要一点兵力,但是话和很漂亮,晋景公当然高兴了,就答应了郤克的要求。
晋国兵力配属如下:
中军大元帅:郤克;
上军将:士燮;
下军将:栾书;
三军司马:韩厥。
这次请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一般前面晋国每次出兵的时候,都是有副职将军辅佐的,但是这次,却没有派出来副将,根据“春秋时期”每个将军,统领一支部队的规矩。也就,这次晋国的出兵,只是出动了三军的一半兵力,还有另一半没有动,这次战役之后不久,晋国就将自己的军队扩充到六军,这就是根源。
一半的军队都能独当一面,就直接扩军吧,让他们独立成军,于是三军就变成了六军。
晋国出兵了,鲁国的臧宣叔迎接晋军,汇合了鲁军和卫军一起,准备与齐军展开一场生死的决斗,空前的大会战。
顾名思义,鞌地,现在的济南长清地区。
首先,晋军会合鲁、卫两军,6月6日在卫国的莘地(山东莘县)与齐军相遇。
晋国的军队到达了“靡笄山”下,也就是现在的济南市千佛山山脚下。齐顷公派人到了晋军的大营来下战书,过去下战书很文明,可不像是后来我们听的那样,话很狂妄,决死一战等等之类的粗鲁话语,大家都是文明人,战书的法也就很文明。
齐国的战书是这样的:
“亲爱的郤克大人:
听你带着贵国的军队,到我们齐国这个穷地方来游览,这好像是对我们的羞辱,我们齐国没有办法了,只能以老弱病残之部队,请求和你们在明天早上一起见个面,陪着你们军队玩玩‘狩猎’的游戏。”
你看多么礼貌和谦虚,其实就是约定了“明早上决战”的意思。
郤克当然也不能脏话,要讲道理,打击都是文明人吗,于是就回了一封战书,是这样的:
“尊敬的齐国国君,
我们晋国和鲁国都是兄弟国家。前两天,鲁国和卫国派人前来晋国告诉我们:你们齐国这个超级大国,不分日夜的到鲁国的城邑土地上,发泄自己的怨恨。
所以,晋国的国君真是于心不忍啊,就派遣我们这些无能的群臣来向齐国请求,而且命令我们的军队不要过久的在齐国停留,我们只好前进,而不敢后退,这样才不能违反国君的命令,既然齐君也是这个意思,那我们就约定明天一起射猎玩玩。也不劳烦齐君向我们下达命令了。”
齐顷公接到战书,很是佩服郤克的文化,看看人家,打仗也的这样的好听,不愧是周宗室的国家,想当年我们齐国也是霸主,不能落了下风,继续回信送过去。
齐顷公的回信:
“别客气了,郤克大人,既然你允许我们军队明天一起见面,这也是我的愿望。即便是你不允许,我们也是要兵戎相见的,感谢你们的参与和支持,明儿见——”
双方战书下好了。
但是齐国的大将高固找到了顷公曰:
“大王,俗话兵无常势,我们齐、晋从未交兵,现在也不知道晋人的勇力是否象传的那样厉害,臣请探之,以测晋军的虚实。”
于是,高固驾单车径入晋垒挑战。
晋军把守营门的将领一看,赶快出营门,准备与高固对决,谁想到,这个高固不按常理出牌,不用自己的兵器,而是从战车里面拿出藏好的大石头,嗖——,扔向晋将。
晋将哪想到打仗还要玩石头,一点精神准备都没有。
晋将冷不防正中其脑,一下子给砸晕了,倒于自己的战车上,驾车的御人,也没看过这种战术,一块大石头飞过来,砸的自己的将军满头是血,扔掉了缰绳,跳下车子就跑了。
此时,高固一看自己出奇制胜的段见效,顿时腾身一跃,就跳在晋国战车之上,脚踹着晕倒的晋国将领,并且把一个桑树根也拴在俘获的战车上,单挽辔索,驰还齐垒后,在营垒中拖着转了好几圈,同时高喊着:
“作战需要勇气的人,到我这里来购买—”
齐军营垒中哄堂大笑,一片喝彩之声。
春秋左传成公二年是这样记载的:
“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余勇’”,这就是成语:余勇可贾的来历。比喻一个人剩下的勇气和力量很足,还有勇气可以使出来。余勇:剩下来的勇气和力量;贾:卖。
原意是:我还有余力可卖,谁要就可以来买。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