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襄公时代的开局 (鲁襄公元年,公元前572年,春秋第一百五十一年)

A+A-

    漫长的“鲁襄公时代”就要开始。

    这个时代里面诞生了我们伟大的先哲:孔丘,也是春秋这本书的修订者和编纂者。同时,南方东海之滨的吴国,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是春秋诸侯大国中最后一个登台的霸主国家,也是灭亡楚国的杀,吴国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让我们慢慢的去品尝回味。

    上一个“鲁成公时代”的历史主流,是晋国和楚国的争锋,其实在这个时代里面,两个国强国之间仍然围绕着中原地区,进行着激烈的争斗。只不过,以前的两个集团以争夺中原的郑国和宋国为核心的军事斗争,慢慢的演变为了两个对抗同盟组织的相互融入的过程,导致两国的弭兵之盟再次的产生。

    秦国,似乎还是看不到打破阻挡在东进道路上的晋国樊笼的日子,也认识到了单凭自己的一己之力,很难与晋国对抗,晋国打秦国,总是带着一帮诸侯弟,而秦国只能是孤独的咬牙坚持,因此,寻找新的盟友,就是秦国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于是,秦国和楚国慢慢的走到了一起。

    这两国国家的结合,一个是晋国南方的死敌,一个晋国西方的对,两下合击,对晋国形成了重要的威胁。

    但是,晋国并不是坐以待毙的国家,中原老大的位置,已经坐了几代国君,现在更要想方设法破解所面对的问题。于是,晋国的眼光就慢慢的盯在遥远的东海之滨的那片土地上,也是那个已经快被春秋所遗忘的老诸侯国家了。

    历史即将进入这个新的时代时候,政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前面了,晋国和楚国经过常年的战争,都感到不堪民力,筋疲力尽。尤其是晋国,摊子拉的有些大,南方的楚国强敌,身后的秦国宿怨,北方的戎狄之患,紧紧的困扰着晋国。

    面对着晋国和楚国世界两强,谁也消灭不了谁的局面,晋国急需一段喘息的时间,以处理身后和北方的隐患。而楚国自从楚庄王死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渐渐的趋于平淡,每一次的前进都是需要战争为代价的付出,再加上国内的矛盾重重,因此获得暂时的喘息的时间,也是楚国国内众望所归的希望。

    于是,晋国和楚国,通过宋国的撮合,签订了“西门之盟”的和平条约,一对冤家死敌终于和平了,世界上一片欢呼。

    这个两国家真的和平了吗?

    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国渐渐的觉察到了问题所在。

    经过第一次晋楚弭兵之盟,晋国获得了两、三年的和平间隙,一举平定了北方的戎狄,打败了秦国的嚣张攻势,一下子,晋国没有了后顾之忧,解决了其在与楚国争霸过程中,自身的安全和稳定的问题;

    另一个是,中原诸侯们都是有着深厚背景的诸侯关联,都是有周礼文化浸淫的国家,这些诸侯国之间,诸侯国和周王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面对着世界两个大哥暂时和平的局面,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发展的形式上,都趋于向晋国靠拢。

    楚国之所以进取中原称霸,靠的不是文化的侵略,宗亲的关系,而是靠实力,靠着刀枪,靠战争,这样一来,和平时间越久,楚国的影响力就越差,晋国就越强大,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于是,楚国重新调整战略,利用中原诸侯在晋国的暗示下,慢慢蚕食楚国附庸诸侯的时候,断然撕破了和平的约定,发动了新的战争。

    晋、楚再次战场对决,随之爆发了“鄢陵大战”。

    “鄢陵大战”从表面形式上来看,晋国胜利,楚国失败。

    但是,在战争的过程中,存在了很大的偶然性,楚国的军事实力,并没有因为“鄢陵之战”的失败,而受到决定性质的削弱。因此,楚国心里总是不服气的,这就是大事了,一场仗,没有打透,是很难让对服气的。

    于是,上一个时代的末期,楚国和郑国,一起针对着晋国的铁杆弟宋国,展开的军事攻击和报复,发动了古代本的“徐州战役”,即:彭城拉锯战。

    彭城拉锯战,在“鲁襄公元年”的正月,在晋国的积极参与下:彭城,在中原联盟帮助收复下再次回到宋国的怀抱,彭城之战结束了,晋军并没有收兵,顺势对郑国的征伐却开始了。

    又一轮的腥风血雨来临了——

    自从“彭城拉锯战”取得胜利后,在九年的时间里面,晋国和楚国围绕着郑国和陈国,来回征伐了九年,最终在鲁襄公九年的时候,郑国终于参悟明白了自己的命运,正确客观的向全世界发出了郑国新的国策:唯强是从。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期,这就是发生在鲁襄公九年的事情,但是事情还是要从鲁襄公的元年起,耐心一些,让我们慢慢来。

    鲁襄公元年,公元前52年,晋国带领的诸侯们帮助宋国,夺取了彭城,获得了彭城包围战的胜利。

    接续两个时代交接时期的宋国“彭城拉锯战”中,晋国集团胜利了,直接打掉了楚国企图搅乱宋国政局的企图。

    这场胜利,严重的打击和破坏了,以楚国为首的宋国反革命集团,企图在宋国树立反对派政治势力的企图,晋国是胜利之师,但是晋国大老远的千里迢迢,从山西走到了江苏,总不能打一个战役后就回去了吧,这样有些得不偿失。

    于是,晋国借着胜利的大好形势,直接回兵打击此时已经是楚国的弟郑国,也算是对“郑国拉锯战”的延续,郑国永远是晋楚争霸的伤痛。晋国出,肯定是不凡,因此轻易的一举击败了郑国的步兵部队,打垮了郑国的基础军事实力。然后,晋国又在“鄫地”,汇合了诸侯各国的部队,穿插入侵了楚国的焦、夷之领土,更为严重的是,晋国集团还入侵了楚国的附庸诸侯陈国。

    郑国和陈国受到打击,这可都是楚国的铁杆弟。

    这个局势,让楚国在中原地带的政治势力,面临着巨大的破坏和打击。

    鲁襄公元年,秋天,楚国和郑国开始反击了。

    楚国令尹子辛出兵救郑,并且直接入侵了晋国的铁杆粉丝宋国的吕、留二地。与此同时,郑国的公子子然,也在楚国的命令下,从郑国出兵,夹击宋国,并占领的宋国的“犬丘”。

    楚、郑的反击,很是锐利,可是,就在形式开始一片光明的时候,郑国出事儿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