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琥珀坊
6
阮恬恬累,在府衙里又喝了两壶水,才决定出去逛逛。
晌午已过,官员们热火朝天顾不上吃饭,她的肚子却咕咕直叫。阮恬恬一边扇着顾云给她买的真丝团扇,一边问刘启之:“启之,这云中城还有什么好吃的?”
刘启之想了想:“听北边新开了家胡人馆子,味道不错。”
阮恬恬点头,实在又懒得走,刘启之便招来了桑府的马车送了二人一程。那胡人的馆离阮恬恬的粮铺竟是不远,店面不大,取得名十分有趣,唤做“琥珀坊”。饭点已过,里面的食客只剩三三两两,阮恬恬进去,迎来的竟是位身段婀娜皮肤奶白,波浪大卷,眸眼深邃透着琥珀颜色的异域胡女。
那胡女颈上腕皆是铃铛,一见阮恬恬便忍不住两眼放光:“好漂亮的娘子!”
剩的三两食客都往这边看,两个娘美得各有风情,倒是一番风景。
阮恬恬和刘启之落座,琥珀胡女轻快步伐过来,巧笑着给二人斟茶,问:“客官吃些什么?”
阮恬恬看那铭牌,琥珀胡女朝她眨了几下眼,推荐道:“初次前来可试试我们家的胡羹,用羊排羊肉煮熟切好,拌入葱头香菜,浇上特有的石榴汁,夏日吃着正可口。”
两人便点了这胡羹,又添了抓饭与烤羊排。不一会菜色上齐,阮恬恬尝了一口,感受到了数种久违的香料!
她顿时哇了一声,刘启之见状便道:“这家若羌菜倒是正宗。”
“那是哪里?”阮恬恬随口问。
刘启之一愣,解释道:“西边一点的地方。”
阮恬恬若有所思,突然问:“启之,你是顾云的下属吧?”
刘启之:“”冷面侍卫脸上的刀疤都凸起来了,阮恬恬一看赶忙道:“哎呀别怕别怕,没什么意思,随便问问。”
“我就想呢,这顾云以前是怎么在家中出入自由,那些信又是怎么消失不见的。”
刘启之放下筷子不敢吃了,艰难道:“还请夫人赎罪。”
阮恬恬摆,脸上笑得娇俏:“何罪之有?来也是,你是顾云的属下,又不是我的弟,哎呀。”
她看刘启之,冷面侍卫的额上满是汗水,阮恬恬又想起一茬:“话回来,启之你是一开始就跟着我的吗?”
刘启之额上的汗水滴落。
顾云这些日子用刘启之用得顺,阮恬恬忍不住琢磨这事,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她甚至忍不住想起了刚穿越那阵,“刘启之”一开始对她还蛮大胆的。
刘启之想哭,夫人怎么突然就开始翻旧账了?他看着眼前笑面虎一样的人,痛下决心坦白从宽:“起先是主子。”
阮恬恬慢悠悠点头。
刘启之慌得不得了,自己这身份尴尬,一个不好就能理解成顾云派来的细作!这几个月和夫人吃香喝辣,他可不想被流放啊!
“哎呀,没什么事啦,你是顾云的人,都是应该的。”阮恬恬继续道。
刘启之突然福至心灵,睁大眼睛强调:“不,我是夫人的人!”
主子早就将他派到了夫人身边,让他听从夫人的一切指令,自己可不就是夫人的人吗!
阮恬恬本就是打趣,没想争个你我,这么一听笑道:“好呀,那你以后就是我弟了。”
刘启之哭笑不得,突又觉得能跟着夫人三生有幸。她总是将大家当朋友,尽心尽力帮助每一个人。
阮恬恬已经吃饱了,觉得这胡羹和抓饭的味道都不错,心里寻思着一会给大家打包一些回去。刘启之也快速吃完了碗里的东西,准备前去结账。
“不慌,”阮恬恬喝着解腻的咸茶,问他:“你跟着顾云去过很多地方?”
刘启之沉吟,想着顾云对娘子的一贯态度,便如实道:“大启二十七城,我跟着主子走了近半。西边的若羌、东边荆岚均有涉猎。”
阮恬恬心里哇了一声,难怪顾云如此了解风土人情,能看到民生百态,原来他都去过。
她中二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想好好念书,醉心于稀奇古怪的东西。当时还想当个游侠,心想读不了万卷书,她就去走万里路。
后来长大,阮恬恬才明白,所谓的行万里路并不是嘻嘻哈哈去哪旅游,而是走出去学以致用,以理论结合实际。
这些,顾云应当都做到了吧。
她脑洞了一会,又来问刘启之:“这些路好走吗?”
刘启之回忆:“大启二十七城的官道自古沿袭,有些地方年年修缮,好走很多,有些地方则需借助水路,实属不易。”
阮恬恬点头,穿越而来她只走过云中城到东村这一段路,对此不甚熟悉。
又闲聊几句,那琥珀胡女是与阮恬恬有缘,送来了一瓶香露。阮恬恬笑着收下,又让刘启之在她家定了几份吃食,托人送去了府衙。
从琥珀坊出来,阮恬恬带着刘启之溜达去了不远的粮铺。唐大刀正好在卸货,自己折腾的满头大汗,却先让人拿了凉茶给搬货的伙计。见阮恬恬来,唐大刀兴高采烈唤了声东家。这铺不大,只有两三个伙计,大家也纷纷给阮恬恬打招呼。
阮恬恬遣了刘启之去找顾云忙,自己进了铺里歇息。后院的屋里阴凉,杂七杂八堆着不少货物。
唐大刀擦了把头上的汗,给阮恬恬到了茶,阮恬恬见这堆得杂乱,问:“怎么不放回家里?”
庙屋旁的厂房投入使用,唐大刀又购了毛驴增加了两台石磨,但其中利用率最高的仍是仓库。为防鼠患,几个婆娘还在那养了两只狸花猫。
“刚收来的货,还没来得及整理。”
唐大刀曾在云中城周围村落跑了半个月,确认了品质最好的供货商。如此之外,他还常常流连市场,去购买一些稀罕食物。
豫州的新麦、南方的糯稻、极地赤豆,大山里的野生黑米,都是唐大刀寻到的货源。
“东家近几日南方的稻米都涨了。”唐大刀着,略带犹豫:“我觉得是看我们五谷到访生意好,坐地起价。”
糯米煮粥更香,五谷到访里众多搭配里基本都有这款。唐大刀与之接洽的是押货的商人,他们要涨,大家毫无办法。
阮恬恬问:“涨了多少?”
“翻了倍。”
阮恬恬啊了一声,这确实是有点多了。
唐大刀为这事愁了几日,如今想通了些眉目,犹豫道:“东家,你记得老马吗?”
阮恬恬摇头,唐大刀便解释道:“就是之前帮我们送竹竿那个,这几次去家里交接麦粉的都使他。”
这么一,阮恬恬脑里便浮出一个憨厚汉子的身影:“他怎么了?”
“他有三四匹车马,想带着去南边看看。”
唐大刀认识不少三教九流的人,这老马是他在云中城马驿相熟的一位。他看这人憨厚老实,来往便多了些。
南边的商人坐地起价,老马又想带着马队出去看看,唐大刀就动了心思。
“若我们自己能将那些米粮运过来,就不怕别人制衡了。”
阮恬恬许久之前便想着物流运输这件事,而唐大刀在遇到她之前,原本就是贩卖东西的。将此事交给唐大刀,阮恬恬也放心:“需要多少银两?尽管去支。”
唐大刀却摇了摇头,眼里还带着丝纠结:“东家,我想亲自跑一趟。”
古代路不好走,车马缓慢,出门一趟短则月余,长达半年。但若想去做好一件事,又必须亲力亲为。唐大刀也纠结,但商人的敏锐提醒着他,运输是生意中最重要的一环。
老马有经验,他要是跟着老马走,也好有个照应。
“你这宝儿怎么办?”
唐大刀一笑,挠挠头,有股憨气:“东家将宝儿照顾的很好,我们遇见东家,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留他在东家身边,我也放心。”
唐宝年纪不大,极为懂事。每日在家除了读书陪玩,还照顾那一后院的鸡鸭鹅。他做事认真,像个大人,阮恬恬很放心将一些事交给他。
尽管这样,宝儿仍保留着几分孩子的稚气可爱,让人无端心疼。
阮恬恬琢磨着,打开运输通道对她有好处,但这件事甚至不是一年两年便能做成的。她忍不住劝:“你再想想,我们出钱让人去做也是可以的。怎么样都要和宝儿商量商量吧?我们再好,你是他爹。”
听阮恬恬这么,唐大刀眼立刻就嗨了一声,他忍不住笑笑,回答:“这次回去,我会和宝儿。”
阮恬恬这才点头。
她一路琢磨这事,顾云也在府衙忙碌。几个大男人凑一起讨论了大半日,总算有了雏形。
他们虽然有了太子令,但朝廷没给多少钱。农具改良分发到个人,灌溉挖渠铺管,全部都需要银钱支出。就连富贵院里长大的桑若羽也忍不住拿出扣了脑袋,大喊一声:“好穷啊!”
云中城的财政掏不出这么多,这笔钱到底要从哪来呢?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