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A+A-

    霍公公比想象之中更为坚决, 无论凤笙怎么明示暗示, 晓之以理,他依旧觉得机会不容错过。

    借着处理淮南积引之事, 逼两处分司拿出符合积引数量的盐, 如果没有东西, 正好明这些东西都被人贪了。到时候有一个算一个,直接把不听话的官员撤换掉,新政自然可以顺利推行下去。

    想法挺好,就是太天真。如果这种办法有用, 建平帝会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直到没办法闭眼忍受,才伸手动两淮?

    之前建平帝的反应, 都挺符合凤笙心目中一个帝王城府和手段, 可是霍公公的出现, 他的不按套路出牌, 彻底让方凤笙猜不透建平帝到底是怎么想的了。

    一个处事谨慎的帝王, 突然一反常态, 如果不是凤笙问过范晋川, 确定霍公公是建平帝派来的, 还真要以为是不是对手渗透了此人,特意派这个霍公公来捣乱。可范晋川很确定, 霍公公就是建平帝派来的。

    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 建平帝很急, 急到他不太愿意再去等两年或者三年, 就迫切想改变两淮局势。这个两三年的时间,是凤笙按照局势估摸出来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革自然也不是一蹴而就,两三年是她的保守估计。

    建平帝到底是何原因如此着急?

    凤笙能得到的有效信息太少,一时还琢磨不透。

    不过也没时间给她琢磨,因为霍公公见凤笙一直推诿,对她十分不满,差点没与她翻脸。若不是范晋川从中合,凤笙这官也不用做了。

    最终意见达成一致,霍公公与范晋川同去淮南处理这件事。本来凤笙可以不去的,可她实在放心不下,就将淮北诸事交给邹运判和刀七等人,与他们同行。

    直到看见负责护送霍公公和范晋川的队伍,凤笙才知道此人为何如此狂妄。

    这一队人大约有两百多人,是从附近卫所调来的驻军,另还有一队锦衣卫。不光如此,据范晋川,霍公公手中有可以随意调动地方官府,以及地方卫所驻军的手谕,有这些东西在手中,一力降十会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至此,凤笙的心终于放了些。

    *

    赶了十日的路,他们到了泰州。

    再至泰州,不光方凤笙,甚至范晋川都有很多感叹。

    他们没去泰州县衙,而是直接去了泰州分司,同知龚义昌迎接了他们。

    龚同知设的宴很丰盛,但这并没有能阻止霍公公接下来一系列动作,无外乎威胁利诱震慑,限令泰州分司必须在限定时间里,拿出符合积引数量的盐。

    这一切都由霍公公出面,范晋川和方凤笙反倒成了陪衬。

    对此,龚同知并未提出任何异议,他也解释了之前推诿的难处。不外乎下面人不太听指挥,不过他已经处理好了,再有五日,运盐船便能到泰州城。

    刚开始包括霍公公,都在想不定龚同知会闹什么幺蛾子。可第四日晚上,运盐的船就到了,陆续还有盐船不停到达,这只是第一批的盐。

    见龚同知如此识趣,霍公公反倒不好发作,私下没少跟范晋川,这些人都是属核桃的,不敲不成。见他那样子,似乎挺遗憾龚同知如此识趣。按照他们之前的计划,龚同知拿不出东西,自然要认罪,他们也就好方便操作了。

    可惜一切都出乎他们的所料。

    盐经过泰坝,再装船,整整装了十几艘运盐船。

    随着盐船一同离去的,还有方凤笙等人。也不知霍公公和龚同知怎么商量的,反正定好后续的盐会直接送往扬州,到时候是转运淮北,或是直接送往仪征,都是极为方便的。

    船队离开泰州,一路西行往扬州。

    因为是逆风而行,所以船走得并不快,换做以往,两日即可到,可这次走了两日才过宜陵。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天变了,本来冬天就冷,南方的冬天少雪多雾,江面起雾,数米之外看不见,只能停船等雾散去。

    就这么停停歇歇,又走了一日半,才到了江都附近。

    这江都境内地势平缓,水路稠密,河湖交织,通扬运河横贯东西,又有运河纵贯南北。若是逢天气晴朗时,宽广的水面上,来往商船如过江之鲫,乃是难得一见之盛景。

    凤笙走过许多次,对此地是熟到不能再熟,过了江都,再过半日就能扬州。

    可这种天气,估计还得走一日。

    舱房里烧着炭盆,温暖似春。

    凤笙最是怕冷,尤其江面上,格外比陆地要冷一些。这几日行在船上,她都是紧闭房门不出,就待在舱房里烤炭盆。也是实在懒得搭理那霍公公,总觉得他嘴脸讨厌。

    当然不止她一人,还有范晋川这个陪着下棋发时间的。

    凤笙披着大氅,炭盆就在她脚下不远处,暖气熏得她昏昏欲睡。明明没感觉到困,可意识就是不清楚,一阵一阵的,不过她还知道下棋,也算是天赋异禀。

    一盘棋下了快一个时辰了,还没分出胜负。不过范晋川倒是不着急,凤笙发呆的时候,他就看着他发呆,这种难得的闲适是多久没见了。

    一盘下完,凤笙实在感觉这种状态太颓废,正想站起来围着屋子走两圈,有人敲了门。

    “进来。”

    “大人,起风了,刘百户风不,这附近也没有停靠船只的地方,询问是否要把船都串联起来,以免风浪太大吹翻船只。”

    运盐船都不大,而临海之地多风。这风可和内陆之地的风不太一样,风急时掀屋拔树也不是什么罕见事,更何况在水上,不过当地人也都习惯了,自有一套应对方式。

    “可。让刘百户命人多注意些。”

    来人下去了。

    范晋川正算和凤笙什么,突然就感觉船荡了几下。

    他们所坐之船比运盐船要大一些,这船都荡成这样,其他船只可想而知。外面传来各种嘈杂的脚步声,还有霍公公骂人的声音。

    这太监嗓门太尖利,隔着窗子都能听下。

    “我出去看看,你怕冷就不要出去了。”范晋川。

    凤笙也并未拒绝,只是站在窗边往外面看去,却是白茫茫的一片,隔远了就看不清外面的情形。

    这种天气真是糟透了,凤笙有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总觉得要出事。

    可他们一行十几条船,随行的兵卒无数,又着钦差的旗子,实在想不出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对他们这一行人下手。

    想来想去,她只当是在船里憋久了,容易胡思乱想。

    过了会儿,范晋川回来了,跟凤笙了些大概的情况。这种运盐船经常被串联在一起前行,所以刘百户他们并没有费太多功夫,明显能感觉出这么一来,船稳当了不少,总算不晃晃悠悠了。

    凤笙见离晚饭时间还早,又不想下棋了,跟范晋川她要去睡一会儿。

    范晋川无奈地看了她一眼,笑了笑:“那你睡吧。”

    这一觉睡到天黑,还是有人来敲门叫她用晚饭,凤笙才醒。

    用过晚饭,继续回舱房睡觉,睡到半夜的时候,出事了。

    *

    没人知道火是什么时候烧起来的。

    似乎前一刻发现起火,后一刻火势就借着风往四周蔓延开来。

    一艘烧过一艘,入目之间似乎所有船都起火了,船上一片大乱,刘百户大声叫着让其他船只把相连的绳索砍掉,以免让火势蔓延,也不知有没有人听见,反正附近的几艘船没有动静,他只能派人或是坐船,或是顺着绳索过去探看情况。

    而与此同时,一批数量不明的黑衣人攻上了船。

    这些人出现得很突然,出手也十分狠辣,又逢上船上正乱,几乎是一面倒的局面。

    凤笙睡得迷迷糊糊,房门被敲响了。

    她着哈欠去开门,看见门外站着的范晋川,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里不能待了,你快跟我走,先找个地方躲一躲。”

    凤笙只来得及穿上棉衣,就被范晋川拉走了。

    外面全是嗵嗵嗵的脚步声,喊杀声,惨叫声,到处都是火光,分不清敌我。凤笙刚被范晋川拉着跑出一条走廊,似乎能嗅到带着水气的风,突然一个黑影撞过来,惨叫声响起的同时是血雾漫天。

    他们该庆幸这条走廊没有灯,死的人太多,而刚死的那个人又挡住了他们。所以那两个黑衣人没有走进来,而是转身又投入厮杀之中。

    有人在喊,那个不男不女的公公坐船跑了。

    有人在喊追,还有人在喊还没找到姓范的和姓方的狗官。

    凤笙跑得肺都疼了,耳边的嘈杂声突然了下来,原来他们进了一个房间。

    “看来我们都要死了,我从没有这么痛恨过自己手无缚鸡之力。”范晋川苦笑道。

    凤笙此时依旧有些恍惚,她竭力想让自己冷静下来,却发现脑子里还是混乱一片。

    “贤弟,如果这次我们都死了,你会不会有所遗憾?”

    遗憾?当然有,两淮的改革只进行到一半,她还没替她爹翻案,还没让他爹进方家祖坟。

    鼻息之间,都是什么被烧焦的味道,凤笙却突然清醒了。

    “知道对我们下手的是哪路人马?”

    此时的范晋川十分狼狈,发髻乱了,脸上有血还有脏污,他摇摇头:“不知道,发现外面乱了,我先去找了刘百户。霍公公把所有人都聚到他的身边保护他,我命令不动那些人,没办法只能一个人来找你。刚才那些人喊霍公公跑了,我猜他肯定是坐备用船只跑了,这个老匹夫!”

    能让范晋川骂人的,估计霍公公是第一个,反正方凤笙是没见过。

    “他跑不掉的,对方能攻上这条船来,下面不可能不布网。”

    “是谁?竟敢如此胆大包天,袭击钦差。这么多艘船,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痕迹,他们就不怕陛下雷霆震怒?”

    “怕不怕又有什么关系,杀了你我,新政将会无疾而终,陛下再怎么恼怒,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杀了。为了不让两淮乱了,这里将会再回到从前。”

    凤笙叹着气,她早就该想到这点,只是一直顺风顺水,让她麻痹大意。包括这次,因为笃信这个‘宫里来人’霍公公,笃信这么旗帜鲜明的队伍,没人敢胆大包天,可偏偏对方就是敢了。

    是她低估了人濒临崩溃之前的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