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和解
玉浑黛觉得纯懿今天是来寻求开解的。
“你对我主动起这些话, 会让我误以为,你待会儿甚至做好了要见李氏的准备。”
玉浑黛的只不过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纯懿还真的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
“不瞒你, 我的确有这样的算。”
纯懿在玉浑黛的面前没有什么好要隐瞒的。
“不过,仅仅只是算而已。我还或多或少有一点儿顾虑。”她点了点自己的额头,示意玉浑黛她到此刻仍然没有拿定主意。
“你在担心什么?”玉浑黛轻声问道,“纯懿,你是一等忠勇公福晋,李氏在明面上是你家的妾室, 她的亲生儿子福长安还懵懵懂懂地唤你额娘, 与你毫无嫌隙。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反而是李氏——”
玉浑黛情感丰富,共情能力强, 她一直都擅长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
“如果我是李氏, 听嫡福晋要见我, 我倒是要惴惴不安起来。本就是她理亏,到了你的面前,她哪里有不受拘束呆呆站在那里的敬畏心呢?怎么反过来是你瞻前顾后了。”
“别对我用激将法。”纯懿笑着推了推玉浑黛的手臂,“这一套对我可不管用。”
“不是激将法。只是,我觉得你若是再这样拖延下去, 总把李氏当成是什么洪水猛兽似的, 一点儿都没有要去面对、去破解的想法, 李氏早晚会变成你的一桩心病。”
玉浑黛是体谅纯懿,是盼着她心情往后能舒坦才这么的。
“等日后福长安长大了, 他总要知道自己是庶出的孩子,生他下来的额娘不是宅邸里那位养尊处优的嫡福晋, 而是住在庄子上的妾室李氏。那么你不可避免地就又得和李氏产生交集。你那时候要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她呢?”
“趁着如今,你还没把李氏变成心病, 你索性就把这个局给破了。往后再见面,你是全然不在意了,心境开阔又高远,随便福长安要怎样自处。”
纯懿抬眼看玉浑黛,问道:“她如今过得怎样?我偶尔听管事来回禀庄子上情况的时候,听她们起过,你教她识字,教她种些东西来养,还给了她几册书。”
玉浑黛坦坦荡荡地点头:“女子总该要多读些书,眼界才不会偏于的方寸院落之中。有多少心胸狭隘,有多少你死我活,落在男人眼里,全部都变成了闹的争风吃醋,他们反过来还要自我感觉良好,觉得一众佳人为他大出手,飘飘然如处于云雾之间。”
纯懿扑哧轻笑一声:“你这是在内涵谁呐。”
“只是在我从前那个负心郎罢了。若是有谁误误撞也契合了这个处境,那可不是我有意争锋相对,更不要我是语出讽意、针砭时弊。这世道,读书人可担不起这么重的罪责。”
玉浑黛对时下数桩严厉惩处的文字狱感到不满,话里也就偏拐过去,扯了几句题外话。
“阿玛做大儒,他总是希望能够将所谓的是非正道植根于人们心里。可是这是非正道,光有八旗贵族知道还不够,光有富家巨子知道还不够,光有读书人知道还不够,必然得是明明白白每一个能喘气的大活人都知道了,这世道才算是康辉光灿起来。日子过得也才有盼头。”
“我是女子,那些做学问的人总是为此瞧不上我。从前我写文章 ,还得借挂阿玛学生的名号,给自己取个意趣别称,怎样伟岸雄壮的名字我都使用过,我只能躲在那个男儿郎的名字后头,心翼翼地发表自己的文章 。”
“过去是我为了强行融入那群高傲而带着偏见的人里面去。现在我却全部都想通了。他们若是要因我是女儿身,而看轻我的文章 ,忽略我的主张,那是他们自己的损失。我却能利用女性的身份,去把学识传播给与我属于同一性别的人群。”
玉浑黛到自己躬身投入的事业时,整个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李氏就住在庄子上,与我算是邻居。几乎是她搬过来之后我见她的第一面,我就确定了,我该教她认字,教她读书,教她去接触到古今以来的大家之谈。她的眼界应该要开阔起来,她不能这辈子都辱没在庄子上,做一个悲喜都无人在意的木桩子,不是吗?”
玉浑黛伸手握住纯懿的手:“所以,纯懿,你别怪我自作主张,也别怪我自自话。我希望你也能支持我。”
“不必这么见外。实话,你这样做,其实是再好不过了。”纯懿从前与玉浑黛相交,就是仰慕玉浑黛与她阿玛粘篱先生一脉相承的风骨与才华,“我不会有任何意见。甚至因为你这么了,我真的决定要去见李氏。”
玉浑黛展眉笑了,她举起了手里的茶盏,向着纯懿致意:“谢谢你,纯懿。我也祝愿你今日过后能开心结。”
*
纯懿提前从玉浑黛这里离开,步行往庄子的方向而去。
她甚少到访,因此门房原本以为福晋只是要坐车回府邸去。没想到纯懿直接跨过门槛往里面走,同时吩咐道:“请李氏到正院见我。”
纵然是猝不及防,但好在纯懿每次过来,庄子都习惯准备接待嫡福晋的阵仗。
她落座在正院的太师椅上,头顶高山仰止匾额。
李氏低眉顺眼走进来的时候,纯懿根本没有认出她来。
“你似乎蹉跎了许多。”她对着李氏没有顾忌,心里想到什么,嘴上就直接出来,“是庄子上他们苛待了你吗?”
李氏摇头:“奴婢承蒙福晋的大恩大德,保住性命,且有了容身之所,庄子上的生活一切都好。奴婢从前在天山时就没有过上这样富贵优渥的生活。现下面上显得蹉跎,无非是因为每一日都是在惶恐不安中度过的。”
纯懿哦了一声:“怎就至于惶恐了?”
“嫡福晋以德报怨,奴婢为从前一时糊涂犯下的罪孽悔恨不已。只盼着能不给福晋、给大人惹是生非,如此度过一生也就别无他求了。”
“不必对我言称奴婢。你是福长安的额娘,自然也是正经主子。”纯懿无意为难李氏,却也不想让自己显得过分清高,好似要故意秉持着身份高下来拿捏姿态。
李氏应声了,却不再开口话。
“住在南侧筑里的伊尔根觉罗氏,乃是我的至交好友。”纯懿自顾自开始了新的话题,用以缓和过分压抑的气氛,“我听她,她在教习你认字读书。”
李氏好不容易冷静下去的身体,因纯懿提起的话又开始发抖。
“没必要摆出这么一副我在故意为难你的模样。”纯懿依然没有动怒,她心平气和地道,“我没有要怪罪你的意思。我反而觉得,这样更好。你能读些书,也算是人生在世又学到了一门新的本事,往后生活若是枯燥,也能用读书来解闷。”
纯懿给李氏提了摆在后者面前的人生道路。
“我不会拘着福长安与你的来往。到底,我这个嫡母,也只是占了名分。若真的论血缘,他还得称我一声婶母才对。如今他养在宫里念书,由宫里的嬷嬷内监们照看,待他日后自立,他如果想要将你接到他自己的宅邸上安养余年,对你而言是最好的安排了,是吗?”
李氏心翼翼地点了点头,眼睛里终于是有那么一丝希冀和盼头。
“福长安往后也是要成大器的。你作为他的额娘,读书识字,知晓儒道,对你往后与他相处、与他日后的福晋和孩子们相处,总是没有坏处的。”
“且先学着吧。启蒙入门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好的。庄子上也有藏书阁,虽然其中大多都是一些寻常的读物,但对于你而言,也正好可以拿来当个逗趣话本。”
纯懿没有坐太久。她觉得自己已经差不多解开心结了。
见了李氏,她才意识到,玉浑黛对她的话的确是很有必要的。
女子总该多读书。世道使得她们不能踏出家门去到遥远的地方开阔眼界、增长阅历。那么就该是这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派上用处的时候。
李氏之所以会做出谎报福长安身世的事情来,无非也是因为她缺乏安全感,又实在是蠢笨幼稚。她面对着救了她性命的纯懿,终于开始感到羞耻心在作祟。纯懿希望,李氏能从书里把破碎了的自尊心重新再建立起来,同时也能从中得到生活下去的底气与倚仗。
安全感都是自己给自己的,而不能依靠别人的施舍。
“你歇着吧。我要回去了。”纯懿起身。
李氏讷讷地跟随着站起身,无措地伸出双手。她今天来之前没有意料到,嫡福晋居然会对她和颜悦色地话,而且没有半点儿虚假作伪的迹象。
这和李氏的想象完全背离。
“等你将庄子里藏书阁中大半的书籍都读完的时候,你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今日要这样友善又温和地对待你,为什么我根本就不恨你,甚至还要让你和福长安重新建立起母子之情。”
纯懿走时这样转头告诉李氏。
“答案都在字里行间。你好好努力用功。福长安如今的本事可比你大。不知道今年是不是有机会,让我带他来庄子上见你。到时候你可以和他比比看,究竟是额娘的学问多,还是儿子的学问多。”